笔意|指尖上的展览

指尖上的展览
笔意|指尖上的展览
文章图片

丁佛言(1878~1931) , 原名世峄[y%uEC] , 初字桐生、息斋、芙缘 , 号迈钝 , 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 , 黄县(今山东龙口)宋家疃人 。 近代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 曾任山东各界联合会秘书长、中华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神州日报》《亚细亚报》主笔、山东法政学堂教员、北平故宫博物院古物审查委员会委员、国民大学文字学教授等职 。
丁佛言是中国近代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中的一员 , 为推翻封建帝制、寻求救国真理奔走呼号 , 亦在书法、篆刻、古文字研究领域成就斐然 。 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 鼎故革新的气魄 , 勤俭廉洁的品格 , 刻苦钻研的精神始终为世人所敬仰 , 被当时《大公报》评价为“一代之范”“鲁之灵光” 。
今年是丁佛言逝世91周年 。 我馆立足馆藏资源 , 精选丁佛言书法作品20余件/套 , 在品味其书法艺术成就的同时 , 回望先贤足迹 , 追思道德文章 。
01 临秦权铭文
笔意|指尖上的展览
文章图片

临秦权铭文
丁佛言 民国十九年(1930)
秦篆是小篆之始 , 乃“书同文”的重要体现 。 它对先秦大篆进行了简化 , 象形意味削弱 , 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里程碑 。 秦篆呈长方形 , 追求平衡对称 , 笔画横平竖直 , 粗细一致 , 具有刚直之气 , 始终为书法家所青睐 。 此为丁佛言临秦权上的诏书铭文 , 圆劲均匀 , 字体优美 。
释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 , 黔首大安 , 立号为皇帝 。 乃诏丞相状、绾 , 法度量则不一 , 歉疑者 , 皆明一之 。
秦铜权四十字 庚午中秋后五日 覃海仁兄清属 迈钝丁佛言
钤印:迈钝(白)、黄人(白)
02 小篆五言联
笔意|指尖上的展览
文章图片

小篆五言联
丁佛言 民国
此联仿清代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吴让之(1799~1870)笔意 。 结体修长工稳 , 疏朗隽逸 , 笔画圆润 , 曲直自如 。 与二位书家不同的是 , 丁氏此联善用中锋 , 其起笔、行笔及收笔的力度基本一致 , 体现出一种均匀严整的审美特征 。
释文:野树苍烟合 , 繁香翠羽寻 。
硕庭二兄属 佛言
钤印:迈钝(朱)
03 小篆六言联
笔意|指尖上的展览
文章图片

小篆六言联
丁佛言 民国
【笔意|指尖上的展览】此联书法结体长方 , 阔肩长足 , 用笔圆劲流畅 , 笔意近唐代篆书《峿[w%uFA]台铭》 。 不同的是《峿台铭》乃悬针篆 , 竖画收笔作尖状 , 略显媚气 , 而丁氏此联改尖为圆 , 书风大气端正 。
释文:残香半销金兽 , 沉烟闲拨钗梁 。
际云仁兄属 迈钝丁佛言
钤印:佛言印信(朱)、迈钝(白)
04 小篆五言联
笔意|指尖上的展览
文章图片

小篆五言联
丁佛言 民国六年(1917)
此篆书起笔圆厚 , 收笔微尖 , 点画舒展飘逸 , 结体疏朗 , 行笔婉约遒美 , 笔画活泼灵动 。 取清代书法家吴让之(1799~1870)、赵之谦(1829~1884)笔意 。 据落款可知 , 该作品是丁佛言40岁时书写 , 风格与其晚期面貌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