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文艺评论丨藏在瓷枕中的虎年憧憬

瓷枕|文艺评论丨藏在瓷枕中的虎年憧憬
文章图片
金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上海博物馆藏
今年是虎年,时下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围绕老虎文物举办的一连串展览中,虎枕这样一类瓷枕展品成为了“标配” 。
古人对美好梦境的追求,都浓缩在有趣的瓷枕之中 。感受这些留有余温的文物,既能帮助我们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也能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中经受住猛虎的考验,变得更加坚韧,继续保持对梦想的渴望 。
瓷枕|文艺评论丨藏在瓷枕中的虎年憧憬
文章图片
北宋磁州窑白地剔黑熊纹枕,大英博物馆藏
【虎枕中的秘密】
上海博物馆虎年特展“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中,就展出了一件“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 。按照展厅中的文物说明,这件瓷枕“作卧虎形,背作枕面,前低后高 。模制成型,为左右两半粘合而成 。虎身先施白色化妆土,再罩黄彩,黄彩之上又以黑彩描绘虎皮,笔法生动活泼 。枕面未施黄彩,在白地上以黑彩绘雁衔芦苇纹 。”等彩绘全部画完后,再施一层清釉,在窑内高温下一次烧成 。这种工艺也被总称为釉下彩 。虎枕主要在宋、金时期流行于中原一带,它的造型颇有特色,相信能给我们的虎年带来好运 。
瓷枕|文艺评论丨藏在瓷枕中的虎年憧憬
文章图片
唐代彩色釉陶虎形枕
虎枕虽好,但还是硬邦邦一个,枕在头下硌得慌 。这使人不免怀疑,这究竟是古人头铁,还是枕中另有其他妙处,使人爱之难舍 。其实在古代,瓷枕的用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明器随葬使用,希望逝者安享永眠(这时软硬已经无碍),另一部分则是专供消暑纳凉(此处通常需在枕面裹上软布) 。根据文献记载,不论虎枕还是一般意义上的瓷枕,在当时确有实际使用 。比如,“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就曾作《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一首,其中“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一句证明,硬邦邦的瓷枕,因有“消炎蒸”的作用,而成为古人夏季必备的床上用品 。
不过,除了给头脑解暑的功能之外,枕头之中还藏着什么奥秘呢?另一位北宋学者刘挚还有一首专门以《虎枕》为题目的五言律诗写道:“耒阳得奇枕,状比猛兽姿 。呀吻目睛转,中有机纽施 。持须世所戒,羊质还可嗤 。莫作邯郸想,曲肱吾所师 。”这首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虎枕的来历和威猛身姿,五、六句化用成语“羊质虎皮”,取笑了虎枕藏在凶猛之下的呆萌 。来到最后两句,又用“邯郸想”和“曲肱枕”这对典故,表达了自己不愿攀附权贵、洁身自好的政治理想,诉说了自己远离纷争、返璞归真的人生梦想 。
由此来看,虎枕真不简单,不仅能消除炎热暑蒸,还能让诗人抒发感情,展现人格情操,不愧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古代瑰宝 。我们见惯以景抒情,但以枕咏怀,可是头一次,此间的妙处,且让我们细细体会 。
瓷枕|文艺评论丨藏在瓷枕中的虎年憧憬
文章图片
宋白地赭色菱形花瓷长枕,南京博物院藏
【瓷枕中的邯郸梦】
说到瓷枕,自然是睡觉用的,安然入睡之后,不管今人、古人都会经历一个生理现象,就是做梦 。所以,“邯郸想”和“曲肱枕”这两个典故,无疑都与做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