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记录|泾县章渡中学建校始末

佘银屏
第1097期
虎年伊始 , 当我返回故乡 , 又一次站在母校——章渡中学的大门前 , 脚步竟是那样的踟蹰 , 不敢迈入 。 眼前这高耸的教学楼 , 花园般的学校环境 , 已非我当年求学时的情景 。 “近乡情更怯 , 不敢问来人” 。 顿时 , 脑海中无端由地泛起这首古诗来 。 是的 , 离开母校已经五十年了 , 但眼前的母校却更年轻了 。 瞬时 , 五十年前的记忆是那样的清晰 , 仿佛就在昨天……
【见闻记录|泾县章渡中学建校始末】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969年底) , 在响应党和国家要“把文化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 , 芜湖市十中的一批教师们响应号召来到章渡镇办中学 。 时第一批老师有:校长鲁克华、政治主任谢育兴、语文老师张皎月(女)、数学老师余厚源、英语老师吳开厚、化学老师黄宝群(化学、物理合为一科 , 称工业基础课) , 农业基础课老师徐岳玲(女)、美术老师黄宗秀、总务主任陈克金 , 这一批老教师是章渡中学的奠基人 。
第二年相继又调入一些教师 , 有王宏业、王伟家、董祖谦、黄中明、顾德宝、沈月英、肖芝莲、舒翠华等老师 。 (其中有‘文革’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 , 也有本县‘五七大学’毕业的首届毕业生)建校时本着“一边建校 , 一边招生开课”的勤俭节约的办校精神 , 力争1970年招生开课(当时是春季招生) 。 当时章渡公社的领导将肖村大队的高远庵作为建校之址 。
见闻记录|泾县章渡中学建校始末
文章图片

肖村高远庵孤居野外 , 久无人住 , 显得十分荒凉 。 庵堂里仅有的几间陋房改成教师办公室和临时休息处(“文革”前曾是章渡中心小学校址) 。 那时无水无电 , 吃水需得去三华里开外的青弋江挑水 。 有一较大的厅叫大礼堂 , 厅的两侧各有一花壇 , 各种一棵柏树和桂花树 , 均有百年以上的树龄 。 树身青苔斑驳 , 树瘤如铁(可惜那时无古树保护意识 , 竟被砍伐 , 作办修理房舍的建材之用) 。 一栋二层小搂 , 属砖木结构 , 楼上就辟为教室 。 当时的教学、生活条件都很差 , 限于教学设施和师资的缺乏 , 只招了一个班 , 七十多人 。 教师们每天都要走三四里的路才能到校上课 , 遇到雨雪天 , 可想之艰难 。
见闻记录|泾县章渡中学建校始末
文章图片

我是初一第二学期来校的插班生(在这之前 , 我在茂林中学初一读了一个学期 , 后因“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始、而辍学在家) 。 那时老师们教学认真负责 , 敬职敬业 。 尤其是俩老教师余厚源和黄宝群 , 教我们的数学和工业基础(化学) , 他们孜孜不倦地上好每一节课 , 循循善诱 , 谆谆教导 , 因人施教 , 因材施教 ,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从事教育工作后 , 就是以这二位老师为榜样的 。
第二年 , 本已年久失修的高远庵出现了白蚂蚁 , 成了危房 。 为安全着想 , 公社拟把肖村祠堂选为新校址 。 但肖村祠堂离章渡街有五里之遥 , 也是年久失修的老建筑 , 同样缺水缺电 。 为长远计 , 鲁克华校长多次征求学生和当地群众的意见 , 到公社去反映情况 , 建议既然校址要迁 , 就应该立足今后的发展 , 为章渡镇的小孩以后上学方便 , 也为了在街道附近有水有电 , 学校便于开展学工、学农的教育 , 应该把学校建在离街近但又不占用农田的街头空旷处 。 后经几番努力 , 更有几度反复 , 公社领导终于同意将校址选在街道东头靠河边的一块属于章渡蔬菜队的沙丘地上 。 并拆掉高远庵 , 部分可利用的旧木料、旧砖瓦 , 以充建设新校区之用 。 记得那是1971年的春天 , 我们上初二了 , 在庵堂作为我们教室的那栋小楼先未动 , 因新校区未建之前我们仍然要上课 。 学校决定先把大厅、办公室、围墙等拆掉 , 请了工人来拆 , 拆下来的砖、瓦、木头等 , 我们学生利用周六、周日来搬 , 从庵堂搬到街上新校址 , 一天跑四趟 , 上下午各两趟 , 从家里带两个篮子挑砖 , 椽子用肩扛 , 还有的学生借来板车运砖 , 就像蚂蚁搬骨头 , 很辛苦 , 但干劲都很大 , 干得热火朝天 。 记得当时还分成两个组 , 体强的在搬运组 , 以男生为主 , 体弱的在敲砖组 , 主要是女生 , 任务是把拆下来的旧砖 , 用刀把砖上残存的石灰泥土敲掉 , 好让工人砌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