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红楼梦:贾雨村之所以罢官,从甄士隐赠银开始,两封信埋下了隐患

贾雨村在甄士隐的资助下 , 春风得意考中进士 , 官场更得意很快升任知府 。 可见其人确有才能 。
可惜好景不长 , 贾雨村一朝得志暴露出人性短板 。 很快就吃了苦头 。
贾雨村|红楼梦:贾雨村之所以罢官,从甄士隐赠银开始,两封信埋下了隐患
本文图片

(第二回)原来 , 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 , 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 。 至大比之期 , 不料他十分得意 , 已会了进士 , 选入外班 , 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 虽才干优长 , 未免有些贪酷之弊 , 且又恃才侮上 , 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 。 不上一年 , 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 , 作成一本 , 参他“生情狡猾 , 擅纂礼仪 , 且沽清正之名 , 而暗结虎狼之属 , 致使地方多事 , 民命不堪”等语 。 龙颜大怒 , 即批革职 。 该部文书一到 , 本府官员无不喜悦 。 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 , 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 , 仍是嘻笑自若 。 交代过公事 , 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 , 安排妥协 , 却是自己担风袖月 , 游览天下胜迹 。
贾雨村初历官场这段描写堪称《红楼梦》版《二十年目睹官场之怪状》 。 极具批判意味 , 也体现出非常多的线索 。
贾雨村|红楼梦:贾雨村之所以罢官,从甄士隐赠银开始,两封信埋下了隐患
本文图片

一 , 贾雨村确有才能 。 得到甄士隐资助后 , 就能金榜题名 , 这绝不简单 。
古代科举万人同走独木桥 , 汇聚天下精英 , 想要拔得头筹必然要有大本事 。 起码要有能力得到全国百名 , 这可不是红口白牙说说而已 。
贾雨村一击必中 , 就是人才 。
二 , 贾雨村升迁特别快 。 要知道两榜进士外派到地方 , 很难捞到七品知县 , 一般都是从八品县丞开始 。
贾雨村不用几年就能升任四品知府 , 足见他的“厉害” 。
当然 , 有的版本写作“知县” 。 可从他复职后为应天府知府看 , 应该是知府 。 算作小说家言了 。
贾雨村|红楼梦:贾雨村之所以罢官,从甄士隐赠银开始,两封信埋下了隐患
本文图片

三 , 贾雨村虽有才能却生性“贪酷” , 就是贪财和手段很辣 。 他贪污受贿排斥异己 , 又待人严苛 , 体现出一朝得志的“小人”弊病 。
四 , 贾雨村贪酷 , 引得上司同事纷纷侧目 , 得罪人被纷纷上本弹劾 。
“生情狡猾 , 擅纂礼仪 , 且沽清正之名 , 而暗结虎狼之属 , 致使地方多事 , 民命不堪” 。
说白了就是表面沽名钓誉 , 内里贪赃枉法 , 结党营私 。
真正让皇帝大怒是他“擅纂礼仪”和“暗结虎狼之属”这两项 , 骄狂自大、结党营私 , 为皇帝所不容 。
严重注意这点!也是贾家抄家之因 , 兴亡之“眼” 。
贾雨村|红楼梦:贾雨村之所以罢官,从甄士隐赠银开始,两封信埋下了隐患
本文图片

五 , 贾雨村“革职”并不是再无出头之日 。 古代“革职”罢官看似惩罚很重 。 但只要没说“永不录用” , 就是让回家反省 。 比较起来要比“降职”更容易接受 。
“革职”后的官员有两条出路 。 一条是朝廷会定期给他们机会复职 。 一条就是有专人保举复职 。
贾雨村被“罢官”再复职的过程 , 是贾家“抄家”的伏笔 。 他的起伏 , 代表贾家也有机会抄家后再“平反” 。
六 , 贾雨村丢了官并不是明面表现 , 是他日渐成熟的官场心机 。
可惜他此时的短板再次显现 。 他想复职却没有门路 。 只好离开老家 , 借游览天下名胜而寻找机会和门路 。
贾雨村被罢官 , 代表个人的兴亡 , 也折射出官场的复杂 , 以及贾家的兴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