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从“守艺人”到“播种人” , 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的报道 。
春节以来 , 86岁的黄兹合和他的海南八音乐队不断接到演出邀约 , 虽然忙碌 , 他却乐此不疲 。
因为 , 他坚持了14年的海南八音传承工作 , 越来越见成效 , 懂弹的、爱听的人越来越多 , 这项曾几近失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了起来 。
海口市|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文章图片

黄兹合在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中心小学传授八音演奏技法 。 受访者供图
“不仅不能失传 , 还应该发扬光大”
海南八音是海南乡土艺术的重要品种 , 至今已流传千年 , 既指8大类使用当地材料椰子壳、黄花梨、槟榔木制作的乐器 , 也指《庆丰年》《新拜堂》《酬宴会》《拜寿曲》《万花灯》等500余首地方独特曲目 , 它们记录着当地人的点滴生活 , 承载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 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 。
在海南琼北地区 , 每逢传统佳节、婚丧礼仪、重要社交、祭祀场合 , 请八音队演奏是一种标配风俗 , 最繁盛时 , 几乎村村都有八音乐队 , 代代相传 , “声声”不息 。
然而 , 在历史上海南八音经历过浩劫 。 1939年日本入侵海南 , 实行“三光政策” , 民不聊生 , 不少人背井离乡 , 鼓息锣停 , 乐队散落 。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 , 海南八音面临着很多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共性问题:受众减少、创作人才匮乏、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探索有待深入……
海口市|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文章图片

黄兹合在海口市美兰区群上村关圣庙的传习所授课 。 受访者供图
是年6月 , 时年72岁、定居澳大利亚的黄兹合 , 看到家乡报纸上一篇题为《海南八音将成绝响?》的报道后 , 得知海南八音严重缺乏专业老师 , 正面临失传危险 。 而当时黄兹合正在澳大利亚给外国人教授海南八音 。 他出国第一年就应邀参加悉尼华人春节演出 , 发现家乡音乐很受外国人喜爱 。
“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的东西价值大 , 比如西洋乐器的管乐器有16孔的、32孔的 , 而海南八音的管乐器只有7个孔 , 外国人就很惊讶 , 7个孔的喉管就能吹奏出全部的音符 , 这么好的东西不仅不能失传 , 还应该发扬光大 。 ”黄兹合说 , 他心想 , 与其在国外教外国人 , 何不回家教自己国家的年轻人?
心动不如行动 。 年迈的黄兹合带着“传承”的初心 , 毅然回到家乡 , 找到美兰区灵山文化站 , 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八音传承人 。 黄兹合从小跟着邻村的八音师傅学秦琴、二胡 , 也是海南省琼剧院退休的专业乐工 , 有能力将八音吹拉弹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
黄兹合最初是在美兰区灵山镇文化站教八音艺人 , 还到公园去为有兴趣的中老年人授课 , 不仅全部免费 , 而且提供乐器 。
【海口市|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实践中他发现培养年青一代迫在眉睫 , 于是 , 他引导灵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到文化站学习八音 。 一年不到 , 学生们已经能够登台演奏 , 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
海口市|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文章图片

黄兹合在海口市美兰区群上村关圣庙的传习所授课 。 受访者供图
“乡音的力量是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