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NFT艺术品下一个艺术风口,抑或是一场逐利游戏?( 二 )


从理论的角度而言 , 保存“所有权”的历史 , 的确解决了艺术市场和艺术史上的痛点 。 艺术品所有权史来自于法语“provenir” , 其定义是一件艺术品交易的一段历史 , 包括交易对象、时间和储存地点等巨细无遗的资料 。 而资料的丰富性在一定的程度上 , 也影响着艺术品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 这些与艺术品相关联的历史资料 , 从历史的深渊中顽强地留存了下来 , 它们身上负载着的使命不仅仅限于一幅作品的种种过往 , 事实上它们还负载着历史本身 。
例如 , 当我们想去复盘一件被鲁迅收藏过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珂勒惠支的版画时 , 我们可以从《鲁迅日记》中窥得鲁迅如何托人从德国将珂勒惠支的几枚版画用多少马克邮寄回国 , 又或是他将手头上的版画寄托给友人郑振铎去帮忙印刷成册 , 成为当时木刻版画的参考资料……通过这寥寥数笔信息、只言片语 , 我们得以看见一件艺术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和一段激荡的历史 。 而这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藏家的一段历史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 保存一件艺术品往复脉络的困难度 , 是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 。 因为战争、动荡、掠夺、自然灾害等原因 , 一件艺术品的所有权历史往往或出现阶段性空白 , 或者就此风雨飘摇 , 杳无音讯 。 许多机构宣传加密艺术时 , 清晰的所有权史一直是一个被放大化的特质 。 究其本身 , 我们或许已然陷入了一种悖论 , 一方面我们寄托希望于代码 , 期待科技能够解决信任问题 , 让一切的历史都无法被篡改;而另一方面 , 我们又无法完全相信科技 , 因为科技的背后 , 依旧是人类在操作 。
当“占有”不再是“独有”
一个新的艺术概念的产生 , 往往是基于之前已经存在的艺术概念或规则 , 同时在此陈旧的认知上进一步变形 , 在不断地试探和反复之间 , 或是被人们接受 , 或是被历史遗忘 。 因此 , 当一个崭新的艺术概念被发明出来 , 我们需要解构固有的思维 , 带着一种既陌生又基于现有认知的视角来看待新的概念 。 加密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 也溢出了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品买卖之间的经验 。 在加密艺术中 , “占有”一词 , 或许是最能帮助我们接近这团迷雾的线索了 , 当我们理解了“占有” , 或许就能解释这个新兴的艺术潮流了 。
哲学家、文学批判家本雅明在生活中是一个狂热的收藏家 , 他曾在行文中热切地述说着自己从异国他乡收藏书籍的经历 , 他还为他的藏书殚心竭虑地打造了一个迷离的国度(书房) 。 而他与藏书之间的关系 , 也被他归结于“占有”——一种本能所驱使的欲望 , 仿若他所能占有的不是一个物品本身 , 而是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叙事 , 甚至物品的生命力 , 而这份生命力是在收藏者珍视物品本身时赋予它的 。
对于许多当代藏家而言 , 有人将作品摆放在家中沉迷于其荡涤的美学体验 , 生怕这份顷刻间私密的愉悦被人占了去;也有人陆陆续续建成私人博物馆或借出自己的藏品 , 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占有” 。 加密艺术从本质上而言 , 也是类似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收藏 。 所以当一幅NFT作品被人购买后 , 并不会预示着买家独有该作品的版权 。 相反 , 这些已出售的作品往往还能被他人在网上找到高质量的图片 。
艺术家温克尔曼在采访中也被问了类似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欣赏我的藏品 , 那我为什么要花钱去购买呢?温克尔曼回答道:当有人去卢浮宫拍了一张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 也不会有人认为拍摄者拥有《蒙娜丽莎》 。 而当你购买了NFT作品 , 所有人都能够知道你是这个作品的拥有者 。 这份诡谲的论述仿佛更加印证了加密艺术的真实价值 , 以及“占有”所赋予购买者们的文化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