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以“中西医结合”理念引导孩子写作

□ 莫志强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中,一亲戚让我顺便帮她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指导一下寒假作文,题目是:“根据春节见闻,写一篇《春节遐想》。”她说,孩子没什么思路,无从下手。
【 课文#以“中西医结合”理念引导孩子写作】 我想了想,回家后便立马把写作思路发给她。按照“从总体到具体、从白天到夜晚、从表面到深层”的要义,我编了很长的几段话进行点拨,其间还举例启发引导——
比如,可以由个个相接的小红灯笼想到串串冰糖葫芦,继而想到周边栩栩如生的卡通福虎突然变活了,顽皮可爱的它们怎样与自己争抢冰糖葫芦;
又如,可以想象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月里嫦娥带着仙女撒下的。为什么撒花?因为她们被人间“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所深深吸引,而烟花燃放过程中发出的“砰砰”声,可以想成是天将们在击鼓助威。
……
其实,很多都可以写,关键看你如何想。当然,鼓励大胆想象,并不是说可以乱写一通。关于这一点,我常跟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说,写作,要善于突发奇想,但又不是胡思乱想,要根据实际情况合情合理展开,并且像指导亲戚孩子写作一样予以启发引导。
我觉得,教初学作文的孩子写作,应坚持“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众所周知,西医重在求效,直接对准病根下药,而中医重在调理,需较长时间修复身体。
相对应地,写作也一样,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要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套路”,当然这不是为了“套”牢,不是横加限制,而是让他们有框架概念,比如最初的主题意识、中间的结构意识、末尾的情感或思想升华意识、全文的详略得当意识,以及贯穿行文全过程的好词好句运用意识。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打牢、架构框定,然后才考虑内外装修。可以这么说,写作之初,掌握一定的“套路”,是为了以后更好地跳出“套路”。此外,还可以与孩子约定,开展有针对性的运用能力训练,比如每周周末写一篇短文或一小段话,把当周读过的好词好句恰到好处地运用进去。
以上可以看作是西医手法,而中医手法就是家长要懂得抓住一切机会适时启发引导孩子,注重放眼长远,点滴滋养心灵。可以告诉孩子“生活无不可文”,要多看、多想、多问,让脑子经常动起来。比如,让孩子把自己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甚至写一写。又如,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车上,可以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好歌,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熏陶,因为从根本上说,写作就是一种情感活动,好的歌曲可以促进丰富情感的培养,况且里面也有不少好词好句,可以学习借鉴,引用改用。此外,还可以每天让孩子美美地朗读课文,因为现有的语文课文就是最好的写作范文。
写作,终究是靠练出来的,需要硬的磨炼、软的锤炼。不应把写作当成一种沉重负担,而要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只有自然成习惯,才能真正写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