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许志强谈木心写作中的“点铁成金”

不久前 , 读到学者许志强新书《部分诗学与普通读者》 , 十分惊艳 。 这是一本外国文学评论集 , 谈维特根斯坦、博尔赫斯、布罗茨基、奈保尔、波拉尼奥……精准深刻 , 从容不迫 , 还有一股罕见的因身手矫健而来的轻盈俏皮 。 豆瓣上有个自称“时刻想着逃课的学渣”称:“晚上睡不着就去微信找许老师的文章看 , 真是享受 。 听他的讲座很享受 , 看他的文章很享受 ,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很享受 。 ”让我开心的是 , 这样一位卓有才华的外国文学学者 , 却在一个点上和我有交集:我们都是木心作品的爱好者 。 今年初 , 《木心遗稿》引人瞩目地出版了 , 于是对他做一访谈 , 请他谈谈我关心的几个新话题 。
木心|许志强谈木心写作中的“点铁成金”
文章图片

《木心遗稿》
郑松(以下简称郑):最近三卷本《木心遗稿》出版了 。 您是木心最深入的研究者之一 , 参之于他已经出版的作品 , 对这些遗稿 , 您有什么感受?
许志强(以下简称许):寒假我在外地过年 , 带着这套书在读 , 有不少收获 。 整体上讲 , 遗稿对我认识他这个人、他的写作是有助益的 。 比如说 , 他强调他是“最后一个田园诗人” 。 这个说法值得玩味 。 类似的例子有不少 , 以前并没有注意到 , 没有认真想过 。 我们需要不断阅读他 , 从不同的层面、侧面 , 从不同的角落 , 搜集他留下来的东西 。 我以为已经了解得比较多了 , 但显然还没有 。 我觉得我对他的评价高 , 但可能还不够 。 他是一个死后仍在生长的作家 。 我谈不上是研究者 , 只是一个读者 。 对我来说 , 他的意义还在持续发生 。 打个比方 , 这种阅读就像散步 , 他侧身说话、点头 , 或者默默行走 , 而这场散步还没有终止 。
郑:您觉得他的这种意义是明确的、有一个整体基调的吗?
许:毫无疑问 , 是有一个明确的基调的 , 因为那是确凿无疑的木心风格、木心语言 。 但实际上我读遗稿是零零碎碎的 , 闲逛式的 , 不按照顺序 , 看到特别喜欢的一个句子就停留 , 玩味琢磨 。 也有争论 , 虽然是单方面的 。 读《文学回忆录》时我就觉察到他并不认同李贺 , 这次从遗稿中评论杜牧的段落得到了证实 。 我最推崇李贺 。 这一点我和他意见不一样 。
郑:作为一种明确的基调 , 作为一种整体的木心语言 , 您是否对此有具体的定义呢?
许:嗯 , 这个 , 我要想一想 。 我私下给三卷本遗稿取了个题目 , 叫做“废墟巡礼” 。 木心不大谈乔伊斯 , 他好像不是很接受他的风格和写法 。 晚期的木心越来越让我想起乔伊斯 , 他们都是废墟的凝视者 。 在他们眼里 , 世界保持日常形态、视觉表象和景观的非常鲜活的魅力 , 但是世界的架构倒塌了 , 不再有本体、目的论这种传统架构 , 也就是说 , 它是一片文化废墟 , 而作家就是在废墟上巡视的人 。 不仅是遗稿 , 我觉得木心晚期的作品都给我这个印象 。
木心|许志强谈木心写作中的“点铁成金”
文章图片

木心(1927-2011)
郑:那您是否觉得他们都是很注重自我的作家?也就是说最终把“自我”当成了本体?
许:是的 , 是这样的 。
郑:《遗稿》和他以前的随笔、杂谈一样谈到很多欧美作家 , 您认为这是他在展示自己的文学谱系 , 还是有别的意味?
许:我认为他是在展示他的文学谱系 。 他的写作有这个特点 。 他总是和一批已故的作家生活在一起 , 不仅是欧美的 , 也包括中国古典和现代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