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就连初稿,村上春树都要改8遍,他到底改了啥?( 二 )

——村上春树
第四轮:养护与窖藏 完成第三轮修改 , 村上春树会给自己放个长假 , 半个月到一个月 , 旅行或做点其他事 , 努力忘记作品 。 他将其比作「养护」和「窖藏」 , 只是安安静静地放着 , 让内部慢慢干透凝固 , 就像处理新建筑那样 。
养护一番后 , 再看作品 , 感觉相当不同 。 有些此前没发现的纰漏 , 这时也显现出来了 。 养护说到底 , 就是让自己抽离出来 , 避免当局者迷 。
第四轮修改 , 就带着这种熟悉的陌生感 , 带着「养护」过的大脑 , 修正先前未发现的缺陷 。
第五至七轮:找第一读者 作家斯蒂芬·金有个创作观:关门写作 , 开门改稿 。 这个分界线很重要 。 写作既是个人的 , 也是大众的(除非你拒绝一切读者) , 但首先是个人的 。
因此 , 创作阶段你得独处 , 忍受寂寞 , 把作品写成你喜欢的样子 。 随后你得走出书斋 , 听听读者意见 , 找到并扩大与他们的最大公约数 。 这样 , 作品才可能找到平衡 。
然而 , 读者那么多 , 该找谁呢?编辑当然算 , 但最合适的「第一读者」 , 是既有专业素养又懂你的人 。 村上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 于是找了他太太 。
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形后 , 会先让我太太通读原稿 。 这是我当上作家以后 , 从最初阶段延续至今的做法 。 她的意见对我而言就像音乐的「基准音」和我家里的旧音箱(失礼了)一样……
她的批评 , 有些让我觉得「的确如此」 , 「说不定还真是这样」 。 有时候要花上几天才能达成这样的认识 。 也有些让我觉得「不对 , 岂有此理 , 还是我的想法才对」 。 不过在这样「引进第三者」的过程中 , 我有一条独门规则 , 那就是「人家有所挑剔的地方 , 无论如何一定要修改」 。
——村上春树
第五轮修改就如上开始了 。 作家这次是精准打击 , 不必从头开始 , 只需针对有建议处修改 。 然后再请太太看改过的地方 , 必要处再改(第六轮) 。 最后再请太太重读 , 仍有不满之处 , 再进一步修改(第七轮) 。
不得不说 , 对读者如对太太般重视 , 百改不厌 , 实在是优秀作者的自我修养 。 不过 , 这不代表他盲从 , 有挑剔处必改 , 但怎么改还是自己拿主意 。 不同意对方意见 , 他甚至还会朝着相反的反向改 。
村上|就连初稿,村上春树都要改8遍,他到底改了啥?
文章图片
村上春树的书桌
第八轮:修改已修改的 别以为这样就完了 , 给出版社初稿前 , 村上还会从头来一次 , 重点盯此前已修改的地方 , 避免填了A坑又挖了B坑 。 第八轮修改后 , 他才正式交稿 。
这样大致完成后 , 再从头修改 , 加以调整 , 确认整体的情节展开 。 如果对种种地方作了细微改动 , 导致整体的基调出现紊乱的话 , 便进行修正 , 此后才正式将稿件交给编辑审读 。 到了这个时间 , 大脑的过热状态已经得到一定的消解 , 也能冷静客观地应对编辑的反应了 。
——村上春树
然而 , 以上工序还只是前菜 。 和自己较完劲 , 让第一读者满意 , 编辑大人还在后面等着呢……有人问村上你到底要修改几次?他说数不上来了 , 初稿阶段就修改无数次 , 给出版社后又是无数次 , 付印前还会一次又一次地索要校样 , 每次都改得黑黢黢地寄回去 , 把编辑都惹烦了 。
我天生就喜欢这种「锤炼敲打」 。 眼看着校样变成黑黢黢一片 , 书桌上排放着的十来支HB铅笔不断变短 , 我便感到极大的喜悦 。 不知为何 , 这种事情对我来说有趣之极 , 无以言喻 , 不管做上多久都不会厌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