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母校图书馆
■李朝俊
“常到图书馆,常读各报刊。”这是我在军校读书时,发表的一篇拙文的开篇语。
前些天,坐在国家图书馆,一下又想到这句话,便愈加怀念起读军校时的图书馆。
我的母校依山傍海,建筑楼群随坡就崖,错落有致。图书馆就建在一进校门右侧,山下的一小块平地上,占据校园中的核心地角,足见图书馆在学校里的重要位置和治校者的匠心所在。
三层楼的图书馆,形如战舰,坐西面东,在朝阳中熠熠生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进入馆内,高高书架,四方台桌,各类军事图书蔚为大观,有中外军事理论、古今战史战例、军事科技、军旅文学等众多门类。翻书静读,心灵便驰骋于知识的海洋,仿佛与勇者对话、听智者妙语、观世界军事风云变幻。
阅览室里,学员们徜徉于报刊之海,穿行于军事天地,领略军旅的独特风景。在军校的学习奠定了我们后来工作的基石,为我们培育了坚实的军事素养。这些文化知识、军政技能仿佛蓄势待发的“当量”,待产生裂变时,就会爆发无穷能量。
人在图书馆,心在演兵场。我读军事书籍时,常会联想书中的战争智慧、军事科技。这些都可能是未来战场上的“巨能弹药”。这“弹药”是无形的,这“弹药”基数是可以调配的。我们若想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是这“弹药”的设计师、制造工程师和发射手!只有熟悉手中的武器装备,洞悉敌人的战法战术,等到战争来临的那一天,才会有克敌制胜的智慧和用之不竭的“弹药”。
军校图书馆也是慰藉心灵的驿站。学员们奋力拼搏时、彷徨失落时、渴求答案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她。踏进这豁然开朗的天地中,便会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在这里,无论何时都会有目标的指引,如同航标灯在洋流中导引航程。人生的战舰在这里起锚开船,哪怕风大浪大,越激流穿风暴,也将在金光映波的旭日中驶入港湾。
我在这里,读军事、读哲学、读文学,读懂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向往着“仗剑走天下”,明白了“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的道理。
离开军校后,我见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但内心深处最牵挂、最难忘的,还是母校的图书馆。
【 图书馆$离开军校后,最难忘的是母校的图书馆】在这里,我们从青年学子成长为一名军官。我们的理想激情、胸怀格局、智慧本领,都是从军校起步,都享有过母校图书馆的知识乳汁。当年在这里读过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像种子一样播种到心灵土壤中,遇到合适的阳光、温度和水,就会生长出丰硕果实。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1年11月21日06版,内容略有删改)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播音:刘敬一
编辑:霍雨佳
- 58同城|“第一军校”公开直聘军官,年薪起步15万,应届毕业生别错过机会
- 生活|今天和小鹿小溪一起露营。这样的生活并不需要什么财富自由。愿意离开舒适区、逃离rat-race的游戏吗?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吗?所有的选择都是tra
- 元妃#元春省亲为何非在凌晨2:45分离开?王熙凤的笑话点破骇人机密
- 年谱|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草地周刊
- 混江龙$他是最早看破梁山结局的人,最后装病离开宋江在海外建国称王
- 图书馆!余秋雨为去西北找阳关,46岁用23封信辞掉职务,贾平凹:难得人才
- 古籍活字典#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沈老!南京图书馆,有位98岁“扫地僧”
- 杨林!石将军石勇的结局:一桩江湖秘密的见证者,离开梁山后下落不明
- 赣州@江西拾荒老人专注绘画40年,妻子绝望携子离开,专家:画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