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读书 | 薪火相传:后李泽厚时代的思想传布——杨斌《思路:李泽厚学术年谱》读后( 二 )
文章插图
最后,《思路》充分彰显了李泽厚思想的重要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李泽厚逐渐淡出思想界后,关于他“思想过时”“已被超越”的说法一直流行。而新世纪以来,其不断出新的重要著作和深远的时代影响,将上述言论击破。如果说,李泽厚作为唯一入选《诺顿选集》的华人哲学家,是在世界性的学术殿堂中展现了其思想的高屋建瓴;而其离世后诸多后辈的深情悼念,是在历史性的情感长河里显示了其思想的深邃厚重;那么,杨斌的这本《思路》,则是在学理性的思想疆域中彰显了其思想的超迈高远。思想家的分量,归根结底,在于其对世界的准确判断和对未来的深远启示,《思路》则充分彰显了作为思想家的李泽厚的重要意义。
其一,对哲学发展的启示。《思路》突出了两个方面:“孔夫子加康德”揭示了“世界哲学”可能的演进路径,即康德的启蒙理性与孔子的“释礼归仁”相结合,是未来人性建构的重要方向;“走出语言”则给出了走出当前哲学困境的切实举措,即以“太初有为”取代“太初有言”,方能回归比语言更根本的“生”。其二,对社会发展的启示。《思路》聚焦于李泽厚晚年愈发精妙的“伦理学新说”,即以“伦理与道德二分”“知、情、意三分”为核心特征的“两德论”,在批判桑德尔“社群主义”和罗尔斯“重叠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权利优先于善”“宗教性私德对社会性公德范导和适当建构”“和谐高于正义”等重要论述,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道路和目标。其三,对科学发展的启示。《思路》专注于李泽厚善始善终的“美学”问题,即秩序感作为“以美启真”的核心,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触媒——灵光乍现,从来都是厚积薄发,因此,审美-秩序感的培育异常重要;脑科学研究的走向则“将以科学实证方式检验自己的实践美学观点”,实践美学也将由此而成为“与宇宙和谐共在”可替代宗教的“大美学”。
受《思路》启发,关于身处后李泽厚时代的我们,如何对待李泽厚先生的思想遗产,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接着读。正如贾晋华在《走进世界的李泽厚》中所说,不论是《诺顿选集》,还是《二十世纪哲学指南》,对李泽厚思想的评述都只是聚焦于其20世纪的众多论述,对李泽厚新世纪的大量重要哲学观念并未给予详细的评介。国内学界更是如此,许多人对李泽厚思想的了解还只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更有甚者只知《美的历程》,不知《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对李泽厚思想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是要“接着读”下去,即原原本本、认认真真读李泽厚先生晚近新出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伦理学新说》《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等重要著作。只有先“接着读”下去,对李泽厚思想的研究才能继续“走下去”。
第二,反着读。李泽厚身前坦言,自己从来不惧任何批评。正如他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所说,“蔡仪说,李泽厚的问题就是从‘美感二重性’开始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蔡仪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而在近年新出的《从美感两重性到情本体》一书中,李泽厚说,“这(美感二重性)一直是被许多学人多年批判的主要对象。但我始终并未放弃。如今神经美学倒似乎在不断论证我当年这些非常简陋粗疏的‘哲学’言说。”另外,李泽厚当年提出“西体中用论”“四个顺序说”,遭到多少批判甚至谩骂。几十年过去,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却证明了这些论断的合理性和预见性。良好的批判是思想的试金石。深入探究李泽厚思想的得失,进而加以科学地“扬弃”,才是对这位思想家最好的纪念。第三,对着读。以使用-制造工具为核心特征的实践是李泽厚思想的基石,先生正是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了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第一范畴:度。正如赵汀阳在《李泽厚的中国“度”》中所说,“他是从中国特定形势去分析中国的事情的,对中国的未来多有独到预见,几乎所有中长期的预言都应验了,令人敬佩。”在政治哲学方面,李泽厚的“两德论”,能否成为这个日益分化的世界的共同价值?在美学方面,他的“四要素说”“积淀论”未来能否被“神经美学”的实证研究所证实(伪)?五十至一百年后,美学能否成为“第一哲学”?教育学会成为21世纪的思想重心吗?以上问题,都需要历史实践的检验。不言而喻,将他的思想与历史实践对照起来读,才是检验其真理性的最佳方式。
- 苏派砖雕|用砖雕搭建苏州文人风格美学空间
- 小说卷@读书 | “斜杠”报人严独鹤
- 莫高窟|【爱读书】第7辑:换个角度看莫高窟
- 朱子读书法|日课丨朱子读书法54 读书只管低着头去做,莫要思前算后
- 四川美术学院#引入四川美术学院团队参与改造,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 美学意蕴,充盈乡土民居(艺术改变乡村)
- 遥远的救世主@杨绛:你过得不好,是因为读书太少了
- 思南读书会|思南读书会,90后女作家掀起“年龄的飓风”
- 节目单$读书丨梁晓声:人间,难得几分清醒
- 光瓶酒|白酒美学盛典|光瓶酒的故事,在春天继续!
- 出路@在古代, 读书是唯一出路, 为何还说“百无一用是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