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文艺评论丨“出圈”的国风正在完成沉淀和筛选

上元|文艺评论丨“出圈”的国风正在完成沉淀和筛选
文章图片

在虎年的正月里 , 国风主题、元素在不经意间已成为各类晚会的标配 。 从传统的除夕央视春晚到央视元宵晚会、B站元宵晚会《上元千灯会》 , 《忆江南》《只此青绿》《鳌山小绝》《正月十五闹花灯》等不同风格类型的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接连全网刷屏 , 并被广大青少年追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特别是如何和大众文化相结合 , 一直是摆在我国文化领域的一道当代历史命题 。 从2016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伊始 , 到2017年、2018年 , 《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类综艺既实现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 , 也形成了围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众多全国性话题并延续至今 。 不同于以往那些从国外引进、投入巨大 , 由流量明星压阵且片面强调视觉效果、戏剧冲突、气氛紧张的一般综艺样貌 , 文化类综艺被一致褒奖为我国综艺模式的“清流” , 我国的综艺模式也在经历了欧洲模式、韩国模式之后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模式创新 。
可以看到 , 近年来 , 传统文化类节目形态已经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模式和特色 。 无论是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广电体系 , 还是以B站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媒介 , 都通过晚会、综艺等综合性艺术形态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既赢得了收视率、点击率 , 在口碑、商业上叫好又叫座 , 也成为了凝结不同地域、圈层的广大青少年的最大文化公约数 。 央视春晚的《忆江南》《只此青绿》打破了过去公众层面对传统文化类舞台艺术过于阳春白雪、不接地气的刻板印象 。 此前 , 《只此青绿》就已在B站跨年晚会播出 , 并引发广大青少年对于美轮美奂的传统舞蹈的热烈讨论 。 这些节目以音舞诗画为抓手 , 追求还原艺术性本身 , 不再强调流量和戏剧性 , 而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媒介的技术红利 , 大胆调用XR技术、全息扫描、CG技术等新兴媒介形态的前沿科技 , 扎扎实实地深入到音舞诗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肌理 , 一板一眼地复刻了千年风韵 。
上元|文艺评论丨“出圈”的国风正在完成沉淀和筛选
文章图片

即便是相对传统形态的央视元宵晚会 , 也将过去看似枯燥且只属于中老年群体的传统戏曲进行了极具开创性的尝试 , 而B站元宵晚会《上元千灯会》 , 更是以影视化的手法重现了《将相和》《春秋笔》《定军山》《锁麟囊》《打龙袍》等经典国粹 , 平衡了戏腔和硬核戏曲的比例 , 与当代青少年文化进行了多重意义上的有效跨界融合 。 包括比如由13位小朋友共同演唱《鳌山小绝》 , 由知名京剧演员王珮瑜和歌手阿兰演唱《燕归巢》 , 以及将昆曲与花样滑冰相融合的《小小》等节目 , 都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国潮、航天、冬奥、女足、流行歌曲等各式新潮流行文化元素有机地跨界融合 。
尤其是《上元千灯会》在戏曲名家齐聚的同时 , 其“华灯锦绣”“灯宵相会”“观灯踏歌”“秉灯入梦”“提灯观戏”“鳌山点灯”六个篇章 , 以极具代入感的沉浸式叙事模式 , 将网络剧、网络综艺中的成熟类型、模式经验纳入到户外街景的晚会空间之中 , 形成了具有典型当代中国经验的艺术上的形式感、节奏感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跨媒介、融媒界的升维式发展 , 并与文旅融合事业深度结合 , 才有可能触达更为广泛的青少年群体、覆盖更为多元的文化圈层、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 , 进而最终转化为实打实的文化软实力 , 更好地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