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举办《人世间》座谈会( 二 )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举办《人世间》座谈会
本文图片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主持座谈会
文学与影视的融合共生 , 是从“作品”到“精品”的高维提炼表达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举办《人世间》座谈会
本文图片

▲电视剧《人世间》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程武致辞
电视剧《人世间》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程武致辞
这部剧的主要人物周氏三兄妹 , 都没有时下影视剧中司空见惯的主角光环或“开挂”的传奇人生 , 生活中面临不同的困境与艰难的抉择 , 正是作品朴素的现实主义气质打动了程武 , 因此读完原著小说不久 , 他当即决定倾注力量对这部作品进行影视改编 。 因防控疫情需要 , 程武未能亲临现场 , 他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发表了致辞 , 他十分认同新华社对这部改编作品的评价:“《人世间》就是平凡中国人的人间事 , 透过它 , 我们看到了平民百姓在宽广温厚的中国大地上 , 火一样地爱着拼搏着、随万物生长的坚强模样 。 ”作为电视剧出品人 , 程武表示 , 文学与影视的有机跨界与融合 , 是两种文艺形态从“高原”迈向“高峰”的重要创新路径 , 也是从“作品”到“精品”的高维提炼表达 。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举办《人世间》座谈会
本文图片

▲长篇小说《人世间》作者梁晓声发言
原著作者梁晓声起初并不看好《人世间》的影视改编 , 甚至对专程前来商量改编事宜的年轻人“泼了不少冷水” , 直到导演李路接触《人世间》原著后明确表示“这才是我要拍的作品” 。 两人在多次探班过程中终于达成了拍摄一部“向底层人民致敬”的作品的共识 。 在梁晓声看来 , 剧作中对东北方言的运用 , 演员表演对周母等人物形象的丰富 , “周父认可郑娟”等剧版不同于原著情节的细节设计 , 都极其具有启发意义 , “如果小说可以重写 , 这些智慧之处都是值得借鉴和吸纳的 。 ”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举办《人世间》座谈会
本文图片

▲电视剧《人世间》导演、总制片人李路发言
“看完这部剧眼睛突然变清澈了”等暖心留言 , 为了更好观看剧集购买新电视机等真实发生的小事说明了观众对这部作品的热爱 , 这些言行都鼓励了导演李路 。 思考这部剧成功的原因 , 他认为正是扎实的原著提供了改编的三个基础 , 即“强大的思想力、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历史纵深感” 。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举办《人世间》座谈会
本文图片

▲电视剧《人世间》编剧王海鸰发言
编剧王海鸰本身也是一位小说家 , 熟悉个人化的创作规律 , 以往她几乎不接受改编他人作品的工作 , 也因此“险些错过补上自己的一个认知盲点的机会” 。 多重身份的她深知严肃文学的个人化属性和电视剧艺术大众化特点之间的冲突 , 为了避免创作干扰 , “让观众看到创作者的每一处真诚” , 她唯有像保护天真般地“躲开”原著作者梁晓声 , 也并未在拍摄过程中探班剧组 , 以此保持创作状态的纯粹 。 她认为 , 借电视剧的成功 , 未来应更强调小说创作的严肃性 , “影视的风气已经走向艺术化 , 作家要坚持独立思考与写作 , 而非迎合 , 才可能行之久远” 。
美学的成功在于唤起失落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