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那遥远的中考岁月( 二 )


文章图片

大约11月中旬 , 我三哥东旭回孤峰 。 他当时在泾县农机二厂工作 , 厂址安吴公社(现并入黄村镇) 。 他回家取学习课本 。 他比我早两年初中毕业 , 以后到县城 , 那时我小姐夫在县农机局工作 , 东旭被他安排在二厂工作 。 我母亲虽然不识字 , 但对书本很爱惜 , 不像有的父母 , 孩子一旦辍学或毕业 , 就将那些作业和课本当废纸卖到收购站 。 东旭回家 , 见我还与平时一样下田干活 , 很吃惊:东辉 , 大家都回家迎考 , 你还不复习?我说 , 名虽然报了 , 真考?他说 , 这还有假?《人民日报》都有报道了 , 我也复习很久了 , 我回家就想再找找可有其他资料 。 他还说 , 你既然报了名 , 就要认真复习 , 可不能马虎 。
这时我才重视起来 。 我爬上二层阁楼 , 阁楼昏暗 , 亮瓦蒙灰 。 已然尘封近四年的一堆语数化课本 , 其中包括订阅了几年的《美术》杂志 。 书籍灰尘累积足有半寸 。 我一本本将布满灰尘的课本拍拍打打 , 尘埃四散 , 呛得我打了几个大喷嚏 。
那时候 , 大哥、二哥已经在县城工作 , 并结婚成家 。 母亲见我们没有什么家具 , 就用家里的木材给我和东旭二人各打了一张书桌 。 当时流行一种法式书桌 。 木匠师傅姓詹 , 手艺很好 。 他块头大个高 , 做事认真 。 那段时间正好收音机播刘兰芳的《岳飞传》 , 她嗓音清脆 , 抑扬顿挫 , 故事张弛有度 , 好听 。 虽然复习 , 刘兰芳评书更带劲 。 我家那台小小红灯牌收音机 , 只要播《岳飞传》 , 便关上书本 。 母亲见我只顾听评书 , 就催我复习 。 我说不急 , 课程我知道 。 我凭借自己的小聪明 , 仗着初中功课功底好 。 比如初三《化学》 , 我一个晚上就将全本书复习完了 。 我的方法是 , 只看课后习题 。 会做的随手翻过 , 如果感觉有点吃不准的 , 便停下来 , 用笔再验算一遍 , 直到与习题答案相同 。 这样很省事 , 也节约时间 。
高中|那遥远的中考岁月
文章图片

还有语文 , 语文主要靠平时积累 , 再用功也没有多大作用 。 那时候我喜欢写实性的记叙文 。 我记得读初二的春节 , 在小姐夫那借读《红楼梦》 , 四本头巨著 , 我硬是坐床上三天看完 。 当然 , 那些诗词一跳而过 , 只对宝黛爱情故事及相关故事情节感兴趣 。 也读过《上海的早晨》《青春之歌》 , 虽然那时是禁书 , 我们放寒假时 , 偷偷从学校图书室窗户跳进去摸回家 。 这些书为我写记叙文的语言表达 ,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比如人物对话 , 我喜欢用双引号 , 一段一段隔行分段 。 减少了用“他说:”或“你说:” 。
这些语文积累 , 对我中考收益不小 。 遗憾的是我没有参加美术加试 , 因为考点太远 。 自从进入复习迎考后 , 我很关注考试方面的消息 。 我家对面是街道主任 , 订阅了《安徽日报》 , 知道了当年安徽省加试美术考点分四个城市:淮北、蚌埠、合肥和安庆 。 连芜湖都没有 , 因此我错过了专业课考试 , 只能凭文化课成绩 。
回想当年(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考试也很有意思 。 那时小姐东芳家 , 住青弋江畔的县城西门口 , 老城墙上老房子 。 这里 , 就是我与三哥东旭俩考试的大本营 , 吃住在她家 。
【高中|那遥远的中考岁月】 考点设在城关一小 , 去考场那天 , 我一路上有些担心 , 怕考不好 。 当我一坐到考试桌前 , 内心反而淡定下来 。 原来嘣嘣跳的心 , 刹时很平静 。 当语文考卷发下来 , 我很快做了一些试题 。 写作有两种答题方案 , 可以议论文 , 也可以记叙文 。 记叙文 , 要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 , 题目自拟 。 我仔细想想 , 看看手表(考前临时借的) 。 时间只剩40分钟的时候 , 我快速检查了一下前面答题 , 随后便沉思起来 。 那时候 , 我有哪些经历算得上有意义?画画?给农民速写?很容易写成流水帐 。 为了画画 , 那时没有雕塑 , 我曾经自己挖黄粘土 , 掺入石灰底料 , 自己塑 , 好像意义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