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匠人之心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木偶戏是指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 , 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 中国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 , 被誉为“百戏之祖” 。 在贵州 , “贵阳木偶剧团”专注于将木偶戏、人偶戏与贵州传统文化相结合 , 打造老少咸宜的精彩剧目 , 守护着童话般美好的精神世界 。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贵阳木偶剧团折子戏《廉锦风》
道路艰阻 , 初心依旧
贵阳市木偶剧团团长刘柏勋 , 是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传承人 。 他凭借一颗匠心和一双巧手 , 制作出成百上千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木偶 。 木偶本没有生命 , 他却把生活的阅历与人生的感悟倾注其中 , 用一支主棍、两支手杆 , 让木偶举手投足都展现出喜、怒、哀、乐 。 木偶 , 便也有了生命 。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用熟石膏、草纸、宣纸、报纸等材料制作好的木偶头型
木偶戏中根据木偶的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 , 分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 , 而贵阳木偶剧团的木偶主要为中型杖头木偶 , 木偶的身高一般在八十公分左右 , 木偶体重约三至五斤 。 杖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 , 以木杖来操纵完成动作 , 它内部虚空 , 眼嘴可活动 , 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 , 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 , 因而又称“举偶” 。 就杖头木偶的偶型而言 , 有大中小三种 , 分布地域不同 , 各有特色 。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贵阳木偶剧团团长刘柏勋在木偶的头上安装机关
刘柏勋自幼热爱绘画艺术 , 绘画基础扎实 , 以至于之后会与木偶戏结缘 。 贵阳木偶剧团1979年成立时 , 名叫“贵阳市木偶演出队” , 隶属于贵阳市文化局 。 当时 , 刚刚高中毕业的刘柏勋凭着自己对这门艺术的喜爱和一幅手绘人物图 , 被木偶队录取 。 “当时我们队有20个人 , 成立初期就在西南三省50多个市县演出1000多场 , 观众达100多万人次 , 被誉为‘贵州高原木偶轻骑队’ 。 ”刘柏勋说 。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刘柏勋正在制作传洞杆
然而 , 随着娱乐方式多元化 , 木偶剧受到冲击 , 加上缺少新作 , 木偶队的演出越来越不景气 , 大部分成员选择了另谋生路 。 最终 , 木偶队仅剩下刘柏勋、钱雨等7名骨干 。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传承匠人之心,守护木偶“技”“艺”
本文图片

刘柏勋正在制作木偶的命杆
作为队里主要负责设计制作木偶的好手 , 刘柏勋的手艺早已名声在外 。 曾有省外动画制作公司聘请刘柏勋去搞设计 , 优厚的待遇也让他一度动心 , 但强烈的责任感让刘柏勋和其他队员坚持下来 。 经历几次文化体制改革后 , 木偶队在1995年更名为贵阳市演出公司木偶剧团 。 2010年 , 贵阳演艺集团成立 , 木偶剧团又成为集团下属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