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宁|【惠州文脉·创想】问墨苏东坡 丹青绘东江( 二 )


在他看来 , 东江文化不仅仅是客家文化 , 也不单指惠州文化 , 东江从江西顺流而来 , 通过河源一直走进了惠州 , 又从惠州往东莞、香港 , 蜿蜒走过好多地方 , 穿过许多山川秀美、物资丰富之地 , 流域内人们安居乐业 , 生活一片祥和 。 他表示:“从作画难度看 , 东江比京杭大运河容易 , 但出于对惠州的特殊情感 , 我想好好规划后再着手 , 目前已有初步想法 。 ”
《问墨苏东坡》注重意境 全国巡展受到广泛好评
2022年春节前 , 刘克宁在惠州与中国邮政签署了协议 , 授权邮政《问墨苏东坡》系列中的60幅作品 , 用以制作邮票 。
《问墨苏东坡》的风格是中国画 , 十分注重意境的表达 。 在选择历史人物题材时 , 刘克宁都会提前做好研究 。 在惠州居住期间 , 刘克宁了解了许多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经历以及流传佳话 , 深有感触 。 通过实地感悟、诗歌体会等多种方式 , 他觉得 , 苏东坡在惠州受到普遍爱戴 , 是因为他对百姓、对社会有着真挚的感情 , 无论为官还是做事 , 苏东坡都怀着一颗纯真的心 , 在惠州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实事 。 也是这份真感情 , 才能感动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人 。
刘克宁|【惠州文脉·创想】问墨苏东坡 丹青绘东江
本文图片

问墨苏东坡
另一方面 , 千百年来 , 苏东坡在文艺界的巅峰形象始终坚挺如初 , 他的成就是中国传统优质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价值标杆 , 他的形象所承载的人文底蕴、思想情怀和道德意蕴具有无可比拟的濡染力 , 对当今文艺后学亦有很重要的参鉴意义 , 甚至对未来有不可估量的引领价值 , “我们有责任把东坡身上从一而终的责任感传承和发扬下去” 。
“我试图为东坡造一个像 , 造出我心中的东坡形象 。 用我的笔墨与苏东坡做一次灵魂对话 , 与这位先贤进行一次精神沟通 。 ”刘克宁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的成长轨迹和生活范围 , 和苏东坡也有相似之处 。 小时候 , 他在苏东坡的出生地巴蜀一带成长 。 此后 , 又辗转到了苏东坡曾做太守的江苏徐州生活 。 从学校毕业后 , 他到西北工作了一段时间 , 后来又机缘巧合来到了惠州 , 而惠州正是苏东坡生活居住过的地方 。
2015年 , 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在惠州举行 , 刘克宁受邀为东坡文化节组织一个东坡题材中国画展 。 为此 , 他将140多幅东坡文化中国画作品组成展览 。 他笔下自然流泻出的一幅幅诸如《丰湖观荷图》《岭南酒颂图》《东坡修屋图》《东坡养鸭图》《东坡赏砚图》《东坡词意图》《东坡诗话图》等佳作 , 深情再现苏东坡人生足迹的生活场景片段 , 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 予人超然物外之感 。
刘克宁|【惠州文脉·创想】问墨苏东坡 丹青绘东江
本文图片

苏东坡惠州集药图
《问墨苏东坡》是水墨人物组图 。 乍一看 , 表面上像是在逐层条分缕析地解析苏东坡的生活情致、人生态度和文化理想 , 乃至宦海情操 , 其实刘克宁藏有更深沉的抱负 , 他意在藉笔墨之情韵 , 全面遴选、筑造和升华苏东坡的整套生活哲学体系 , 凭借千古不衰的“文人风骨”这条主线 , 将其星散于神州大地的人文情怀连缀成无往不利的宏大生命架构 , 从而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情怀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表现出来 。
2015年年底 , 《问墨苏东坡·刘克宁画展》在惠州博物馆展出 , 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 此后 , 刘克宁的《问墨苏东坡》又到江苏南京、徐州等地展开全国巡展 , 给当地市民带去文化艺术盛宴 , 为传播东坡风范和弘扬文化正能量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