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中|【国画周刊】朱剑|水墨乡愁 处处家山:安正中的中国画( 三 )


这温情、这惆怅 , 便是画家轻纱笼罩般的乡愁 。 其内涵着对物理时间观念的颠覆和对心灵时间价值的重估 , 使作品介于真实与虚幻、理想与生活之间 , 唤起人们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思考 。
安正中创作的山水画 , 不仅涵映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潜意识中的文化乡愁 , 同时也很好地回答了应如何处理景物与画境关系的问题 。 安正中曾多时令、多气候地深入表现对象 , 对西部地区四季晨昏以及阴晴雨雪等多种场景氛围细致观察体味;也曾通过大量平、仰、俯等多视角的写生来捕捉美感、提炼本质和构造规律 。
在把握整体感受的前提下 , 他以景为源 , 因心造境 , 开拓出一条与心灵世界相通的自然之路 。 换言之 , 安正中笔下的山水形象脱胎于西部的自然风物 , 但画家又通过追溯性的修正将此自然风物置于意象乃至抽象的空间秩序中 , 从而构造出一个既属于现实又属于想象的 , 安隐、深邃、悠远的“无何有之乡” , 成为画家对现实世界生命体验的物化形态印迹和乡愁情感凝结 。
多年间 , 安正中创作了大量如《山夜》(1985年)、《林中月影》、《夜归》(1991年)、《赶夜路》(1991年)、《暮色高原》(1991年)、《静月夜》(1992年)、《秋林月》(1993年)、《陇塬月》(1993年 , 1996年)、《西秦写意》(1995年)、《静月》(1998年)、《秋月》(2000年)、《半个山月》(2000年)、《冬之塬》(2000年)这类作品 。
它们所描绘的月夜或日暮景象 , 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有程嘉燧的“一段乡愁何处着 , 伤春无味夕阳中” 。
中国文化中的月夜和日暮 , 正是乡愁最浓的时候 。 安正中记忆中的故乡 , 多年来也在润物无声中变得朦胧 , 直至幻化为窗外一轮反照的夕阳或高挂的圆月 , 以及内心深处慢慢散开的淡淡忧伤 。
至于《秦川白杨林》(1984年)、《渭水之畔》(1993年)、《渭北情深》(1994年)、《风之曲》(1996年)、《秋水》(1996年)等作品 , 我们还能看到野鹜和白鹭等本生于南方水乡却属于中国文化里最代表乡愁的符号 , 可见安正中创作的物象早已跳脱出地域特征的羁绊 , 成为被诗化的民族性原乡意象 。
它们奠基于个体记忆而落脚于民族记忆 , 在文化层面是画家“此心安处是吾乡”观点的视觉寓言 , 在情感层面则是民族历史文化之于画家精神世界的意义展示 。
安正中的中国画 , 是寄托于水墨材质的乡关愁绪 。 在外化心象的过程中 , 他的情感得到抚慰 , 精神世界也由于同时拥有了过去和未来而变得更加丰沛 。 通过寻求这种超越具体地点的文化心理乡愁 , 让安正中找到了自我 , 确认了文化身份 , 感受到民族的文化体温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 , 并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 终以自己的艺术高度和生命厚度标注出属于自己的历史存在坐标 。
(作者系美术学博士后、艺术学博士后 , 现供职于中国美术馆)
Spring
作 品 欣 赏
安正中|【国画周刊】朱剑|水墨乡愁 处处家山:安正中的中国画
本文图片

安正中《春回大地》纸本设色
95cm x 95cm1988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
安正中|【国画周刊】朱剑|水墨乡愁 处处家山:安正中的中国画
本文图片

安正中《黄河之滨》纸本设色
102.3cm x 98.3cm1990年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
安正中|【国画周刊】朱剑|水墨乡愁 处处家山:安正中的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