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宝玉和宝钗有过一段贫寒却美满的婚姻生活,就在黛死之后抄家之前( 四 )


用作者在判词中的话来形容 , 他们的婚姻生活就是“美中不足” 。
“美中不足” , 就是先美后不足 , 生活美满 , 但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遗憾:如果此时黛玉还在 , 三个人一起生活 , 一起探讨学问 , 那就是完美了 。
宝玉期望这种完美 , 书中也有伏笔 。 第四十二回 ,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 宝钗解开了黛玉心中的疑虑 , 二人的关系变得亲密 。 接下来 , 宝玉看到了他最想看到的一幕:黛玉头发乱了 , 宝钗替她拢上去 。 “宝玉在旁看着 , 只觉更好看 , 不觉后悔 , 不该令她抿上鬓去 , 也该留着 , 此时叫他替她抿去 。 ”
这才是宝玉想要的“兼美” , 他并非想同时拥有宝玉和宝钗 , 她只是想看到这两个代表不同类型的美女一直在他身边 , 他想看到她们的“闺友闺情” , 看到她们彼此相亲相爱 。
贾宝玉|宝玉和宝钗有过一段贫寒却美满的婚姻生活,就在黛死之后抄家之前
本文图片

但 , 这种理想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 因为黛玉早已仙去 , 这便成了宝玉心中的“美中不足” , 却已经胜过了太多的夫妻关系 。
不过 , 这种美满的婚姻生活也没有维持太久 , 贾府没能熬过贫寒期 , 就被抄家了 。
抄家不但让贾府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 , 还失去了庇护之所 。 不过 , 对于宝玉来说 ,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 最重要的是 , 这段时间以来 , 他在宝钗的影响下有所反省 , 抄家更加速了他的反省 , 于是他彻悟了 , 跟随僧道二仙出家去了 。
宝玉出家 , 对他和宝钗来说 , 都是一种圆满 。 宝玉就不用说了 , 他本来就是来修行的 , 需要在人世经历一场超乎寻常的劫难 , 才能让他的心智得以灵通 , 从此不再在青埂峰下“自怨自叹 , 悲号惭愧” 。 当然 , 这是从神仙的角度 。 如果从凡人的角度 , 像他这样“天下无能第一 , 古今不肖无双”的纨绔公子 , 需要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 。
宝钗的圆满要从“山中高士”的角度来看才能理解 。 她是个永远把大局放在第一位的人 , 个人利益从来不在她心里 。 贾府被抄家 , 四大家族“一损俱损” , 太多人承受不住打击 , 也只有宝钗能迅速担起安抚、安排、养护大家的重任来 。
这个时候 , 宝玉的改变和成长还在起步阶段 , 还像个需要哄需要带的孩子 。 少了他 , 宝钗能更轻松地去顾全大局 。
贾宝玉|宝玉和宝钗有过一段贫寒却美满的婚姻生活,就在黛死之后抄家之前
本文图片

很多读者指责宝钗在金钏之死和柳湘莲出家之事上表现得过于无情 , 其实 , 作者正是通过这两个情节 , 来表现宝钗的冷静和务实: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 善后和考虑以后的生活 , 才是最重要的 。
所以 , 宝玉出家 , 宝钗会是同样的表现:不必寻找 , 更不必悲伤 , 大家接下来该做什么才是她最该考虑的事 。
这就是圆满 , 各得其所 , 各人奔向各自该去的方向 , 各人承担各自想承担的责任 。
我总觉得作者在结局的安排上借鉴了《金瓶梅》:当繁华消散 , 该有人以出家的方式去赎罪 , 同时也该有人留下来支撑一切 。 《金瓶梅》中的吴月娘把儿子交给和尚带走 , 自己留下来从头开始 。 同样 , 宝玉跟和尚走了 , 宝钗留下来照顾一屋子的老弱病残 。
【贾宝玉|宝玉和宝钗有过一段贫寒却美满的婚姻生活,就在黛死之后抄家之前】没有谁对谁错 , 也没有谁比谁更高尚 , 分工不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