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结字技巧( 三 )


右面的“義”处理得很讲究 , 从疏密上 , 上下松中间紧 , 三个小横要非常短 , 非常短很重要 , 还要格外注意下面那个“我”提上去的位置 , 很高 , 图中用红线标示 。
最后一笔撇写得很低 。 左右两部分之间很宽绰 , 这个处理很有魄力 。 整个字不强调点画的轻重变化 , 基本上是线 。
有:撇与横连带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圈子 , 这个圈子 , 可以理解为一个模糊的三角形 , 当然每一条边都是张力很强的弧线 , 下面的“月” , 右边的竖勾向左倾斜 , 为了看得更明显 , 标示出一条红线 , 左竖有微弱的牵丝与横折钩相连 , 两个竖是相向笔势 。 整个字是线条的感觉 , 轻重变化很微弱 。
像:大的感觉是“中空” , 右边的“象”或可理解为上虚下实 。 有7笔是左上向右下的顺势书写 , 下面的两个小撇离得更近一些 。
顯:因笔画的轻重 , 形成了上松下紧 , 上面笔画比较轻 , 下面的笔画比较重 。 左部分“日”的横有角度变化 , 下面那个横向上倾斜的比较厉害 , 第一横与第三横成俯仰之势 。
右面 , 那个“頁”上面的撇比较长 , 使得第一横与下面的部分离得比较远——脖子很长 , 也增强了上虚下实的感觉 。 整个左面部分有向右倾斜的感觉 , 两部分一正一斜 。
覆:左松右紧 , 右边那个“复”写的很窄 。 有两块比较大的空间 , 用红圈标示出来 。 还要注意笔画的俯仰向背 , 几个小横是直的 , 其余都有弧线 。
生:这个字写得特别生动 , 整个字向左倾斜 , 上下两个横有明显的角度变化 , 并且有明显的俯仰之势 , 整个字笔笔弧线 , 笔笔有势 , 那个小圈 , 左虚右实 。
5
|《圣教序》结字技巧
本文图片

四:这个字要特别注意“笔势” , 横画平仰覆 , 竖画直向背 , 就这么几种 。 一切字的笔势变化都在这个范围 。 这个字要特别注意左右两个竖画 , 左竖向右弯曲右竖向左弯曲 , 两个竖形成相向 , 就像人 , 面对面站着 。
欧阳询的楷书喜欢用相背的笔势 , 背对背站着 。 这个字的末横是覆势 , 像一条船扣着放着 , 这个不要忽略 。 带弧线的笔画写起来会有顺势的感觉 , 比如这个字 , 横折竖 , 写竖时向外用力 。
時:是这个字笔势也很突出 , 左面那个“日” , 整个向左弯曲 。 右面“寺”的两个竖画 , 也都有微弱的向左弯的势 , 上面两个横 , 仰势 , 寸的点 , 放得很低 , 造成中间部分很空 , 这就有了疏密的处理 。
形:这个字 , 很讲究 , 首先字形是略扁的 , 中间的距离很大 , 很宽阔 , 疏可走马 , 这需要胆量 , 我们自己写 , 很少这样处理 , 为什么?一般趋向于写匀称 , 写老实了 , 大师们不喜欢老实 , 要用招数 , 创造趣味 , 艺术化 。
左面 , 由于那个竖的倾斜 , 这个倾斜很隐蔽 , 很不容易发现 , 我们有明白了 , 大师们不愿意把招数弄得很显眼 , 生怕别人不知道 , 这是一个“度”的把握 , 过了 , 怪;没有招数 , 乏味 。 左面的倾斜与右面那个倾斜 , 形成了上开下合的结构!(又用一招)
潛:右面的水向左倾斜 , 右面由于下面那个“日” , 突然间把横的角度变平了 , 上面是向上倾斜的 , 两点要明白 , 横的角度变了 , 横角度变了以后 , 这个右面的中轴线向右倾斜了 , 成了左右上开下合的结构 。
以:左右离得很远 , 左面第二笔低一些 , 右面的竖有微微的倾斜 , 不仔细看感觉不到 。 所以书圣的字难学 , 招数不容易发现 , 就像太极拳的推手 , 微微一动 , 人被掀了出去 , 你都感觉不到 , 这就是招数隐蔽的结果 。 具体到写字 , 你感觉这个字很不一般 , 有味道 , 但不知道那个劲儿在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