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是种什么香

书香|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是种什么香
本文图片

喜爱读书的人都认为书是有香气的 , 因此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书香这个词 , 比如打开一本新书 , 会顿觉“阵阵书香扑鼻而来”;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往往被称为“书香门第” 。 这里“书香”是指什么香?
有人认为书香是纸香 , 或是印刷油墨的香气 。 比如梁实秋曾在《书》一文中写道:“书而曰香 , 盖亦有说 。 从前的书 , 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 , 加上松烟油墨 , 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 , 似沉檀非沉檀 , 更不是桂馥兰薰 , 并不沁人脾胃 , 亦不特别触鼻 , 无以名之 , 名之曰书香 。 ”这种说法有其道理 , 不过如果查阅史籍 , 我们会发现 , 书香虽的的确确是从书中散发出来的 , 最早却并非指书籍本身的香味 , 而是与一种叫作“芸”的香草有关 。
古代的读书人都非常爱惜书籍 , 而书籍保存中的两大难题 , 一是防潮湿 , 一是防虫蛀 。 连蛀书的虫子都有一种专门的名称 , 叫作蠹虫 。 “谁看青简一编书 , 不遣花虫粉空蠹 。 ”蠹虫是损坏书籍最大的元凶 , 蠹册、蠹编、蠹籍皆指被蠹虫蛀毁的书籍 。 有个成语叫“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 , 是说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 从中可以看出 , 蠹虫威力之大 , 不仅咬书 , 还兼咬一切可咬之物 。
蠹虫也有“天敌” , 那就是芸草 。 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 ,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我国 ,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茎直立 , 叶子成羽毛分裂 , 花黄色 , 全草有香气 。 芸草特有的香味有杀虫效果 , 不仅可用来驱蝇 , 还可以用以辟蠹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藏书辟蠹用芸 。 芸 , 香草也 。 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 。 ”古人早就掌握了芸草的功效 , 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 , 便在书中放置几片芸草 。 唐宋时期 , 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 , 无论内府还是私人藏书都多了起来 , “芸香辟蠹”开始广泛流行 , 从诗词中可窥知一二 。 如唐代的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云:“芸香能护字 , 铅椠善呈书” , 宋代梅尧臣也有诗曰:“请君架上添芸草 , 莫遣中间有蠹鱼 。 ”
说起芸香辟蠹 , 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 。 明朝藏书家范钦在家乡宁波月湖之西建造天一阁 , 藏书最多时达七万余卷 。 清代诗人袁枚有诗:“久闻天一阁藏书 , 英石芸草辟蠹鱼 。 ”说的便是天一阁用英石、芸草防潮驱虫的做法 。 400多年来 , 阁内藏书能大部分保持完好 , 离不开芸草之功 。
因芸草与书结缘 , 由芸组成的其他词语 , 也往往与书相关 。 比如 , 芸帙、芸编 , 都喻指书卷 , 读书仕进者谓之芸人 。 因书房经常储备芸草以驱虫 , 故称书斋为芸窗 , 官家藏书的地方则称为芸署 , 掌管图书的官署秘书省称为芸阁、芸省等 。 就连负责管理图书、校勘书籍、订正讹误的校书郎 , 也因此获得一个别致的雅号:芸香吏 。 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曾担任过芸香吏 。 他在怀念与老朋友元稹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时的诗中说 , “前年题名处 , 今日看花来 。 一作芸香吏 , 三见牡丹开” 。 元稹亦怀念这段生活 , 写下“昔作芸香侣 , 三载不暂离 。 ”
由于芸草的清香之气 , 使得夹有芸草的书籍也带有清香之气 , 日久不散 。 打开书后 , 香气袭人 , 故此深受读书人钟爱 , 以“书香”称之 。 世代相传 , 书香便被用来指代笃好读书和崇尚文化 , 比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书香世家”等 , 都是形容家族中的书卷气和文化氤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