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三 )


人们还需要访谈节目去采集故事吗?
访谈节目的新闻与传统媒体属性 , 决定了其很难进行语态革新 , 但当下大众又很难再集中45分钟注意力 , 去倾听深度的思想交锋 。 访谈节目市场价值下降最直观的是 , 招商开始变得不容易 。 曾有制作人表示 , 广告商宁可耗费上亿元在一线卫视投资现象级综艺 , 也不愿意花几千万元在二、三线卫视投资一个中小体量节目 。 很多广告商也强势要求明显的“软植入” , 例如口播等 , 但这在访谈节目中几乎无法实现 。
表达需求下降 , 也让一些节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嘉宾荒” 。 《康熙来了》早期制作人詹仁雄曾在接受腾讯采访时坦言 , 他们特意开发了通告艺人模式 , 即邀请过气的歌手演员 , 或是明星的家人朋友 , 或是单纯能讲故事敢于表现的普通人 。
但在市场竞争和内容困境的双重压力下 , 十年间很多节目还是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市场 。 2016年 , 开播十六年的《超级访问》宣布停播 。 另外 , 一些小体量访谈节目也只是做了1-2年就悄然退市 。
在当下这个时代 , 访谈节目真的失去价值了吗?
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文章图片

2016年2月 , 《超级访问》收官 , 戴军、李静第一次在节目中被访 。
意义
在社交媒体时代实现信息优质筛选
访谈节目在今天仍有存在价值 。
近五年有很多老牌节目在努力适应市场 。 2016年 , 《鲁豫有约》告别熟悉的长沙发 , 走出演播室 , 从周播改为季播 , 以棚外版《鲁豫有约一日行》重新出发 。 2021年 , 《非常静距离》走出摄影棚 , 从明星访谈转型为明星、达人、素人的多方位访谈 。 《杨澜访谈录》则变成了一个访谈“出品品牌” , 打造了诸多系列主题访谈 , 如《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系列 , 还有目前在播的《逐风者》系列等 。
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文章图片

杨澜在《你好!大女生》中采访龚琳娜 。
这些节目也进行了传统传播至新媒体传播的转型 。 例如《非常静距离》从电视台首轮播出 , 改为短视频平台首发 。 其他节目也将完整访谈节目切割为3-5分钟的短视频进行宣发 , 意在让更多年轻人可以关注到访谈话题 。
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文章图片

2022年1月 , 李静在《非常静距离》中用视频创作者“手工耿”打造的工具为其梳头 。
与此同时 , 也不乏优质新节目涌入大众视野 。 例如 , 被观众称为“偏见”访谈节目的《十三邀》自2016年播出便引发热议 。 其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交锋 , 极具文学性和时代性的思辨 , 都在拓宽思想和视野维度 。 例如 , 展现女性普遍成长之路 , 输出女性社会价值的《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真实挖掘年轻人社交心态 , 并从中重新挖掘与审视自我的《仅三天可见》等 , 从脱口秀、生活分享秀、情感观察到社交实验……这些创新性访谈节目 , 正在年轻观众间引发观看热潮 。
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文章图片

《仅三天可见》中 , 毛不易和陈飞宇野餐 。
但除了访谈节目在形式上对市场的迎合 , 我们更应关注的是 , 其在当下时代具有的更加独一无二的珍贵意义:当信息爆炸 , 媒体良莠不齐 , 人们似乎开始忘记和摒弃思考的能力;价值观遭到冲击 , 认知偏差正在不同理解能力的群体之间形成 。 此时 , 我们太需要深度的、有价值的、真实的、专业的交流 , 实现信息的优质筛选 , 以及思想的去伪存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