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在社交媒体野蛮扩张的时代 , 内容会出现本质的理性回归 。 “除了好玩、热闹的东西之外 , 需要一些有思考有洞察的内容 。 就像风浪之下 , 海底还是有沉淀和基础的 , 热闹之后 , 还是会慢慢回归常识 。 未来 , 作为媒体人不要慌 , 要有定力 , 去做擅长的事情 。 ”——杨澜
随着《鲁豫有约一日行》第九季、《非常静距离》新一季的收官 , 以及《杨澜访谈录—“逐风者”》的播出 , 近两年访谈类节目再次受到大众关注 。 作为在中国深耕了数十年的节目类型 , 从日播、周播收视居高不下、家喻户晓的状态 , 到近些年一些节目相继停播 , 热度逐渐被娱乐综艺挤压 , 访谈节目似乎在经历着一番市场挣扎 。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各种内容被切割成短视频传播 。 手机一刷 , 从国际要闻到衣食住行 , 信息以秒为时间单位进行传播 。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人们到底还需不需要一场深度访谈?
新京报试图通过与数位依然坚守在访谈一线 , 以及迈入访谈领域不久的代表人物的采访 , 获知如今访谈节目是否还具备存在价值 。 在他们的故事中 , 我们感受到的是专业媒体人对新闻操守的坚持 , 对优质信息筛选所付出的“笨功夫” , 以及访谈节目背后 , 他们渴望记录时代 , 与时代对话的坚守 。
肇始
2000年后出现第一波“访谈热”
“访谈”节目 , 其形式可简单理解为 , 由一人提出问题 , 另一人进行回答 , 两人就某个事实或观点实现你来我往的思想交锋 。 众多文献资料显示 , 中国较早的访谈节目可追溯至1993年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东方直播室》 。 该节目邀请新闻事件当事人到现场 , 两方深入探讨核心问题 , 并给予不同观点平等、公开的表达机会 。 这种形式是从传统新闻报道演变而来 , 相较单调机械的播报 , 更具乐趣和思辨性 。
1998年 , 杨澜推出首档高端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后更名为《杨澜访谈录》) 。 同年 , 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面世 。 前者邀请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精英翘楚 , 坐而论道 , 首次将历史中、国内外新闻中“久仰大名”的人物 , 例如王光美、基辛格、巴菲特、钱文忠、张艺谋等 , 拉回到生活中 , 展现成功人士的格局和感悟 。 后者则更明确地针对热门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话题进行研究 , 只是形式更加接地气 , 且重点并不在于追求问题的答案 , 而是在各抒己见、观点碰撞的过程中 , 引领观众产生多样化的思考 。
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文章图片

早期《杨澜访谈录》采访巩俐 。
但访谈节目走向普及化 , 是在千禧年之后 。 较为明显的是 , 2000年后市场中出现了第一波“访谈热” , 以《超级访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天下女人》等为代表的各类访谈节目接踵而至 , 且大部分节目坚持播出了十多年 。 2004年 , 中国台湾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访谈节目《康熙来了》 , 成为许多80后、90后的青春记忆 。
传播|社交媒体野蛮扩张,曾经霸屏的深度访谈节目如何杀出重围丨业内说
文章图片

早期《超级访问》中 , 李静、戴军和闫妮跳舞 。
发展
传统电视媒体的强传播为访谈带来机遇
作为文化传播与表达的“杠杆” , 我们无法剥离信息传播环境变化和社交媒体发展 , 来审视访谈节目的潮起潮落 。
若将时间拨回到2000年:移动电话在中国普及不久 , 互联网只能用作简单的通信和资讯查阅 。 彼时百姓获知信息 , 大多只能依赖电视节目、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 。 但电视节目的形式远没有现在这样五花八门 。 “社交媒体”更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词汇 。 博客是2004年才引入中国的“舶来品” , 微博时代更要后推至2009年 。 人们互通有无 , 大多只能靠短信和邮件 , 思想表达与传播渠道十分滞后 , 甚至闭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