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和生活死磕的人,被我们误读太久了

|那个和生活死磕的人,被我们误读太久了
本文图片

1951年 , 最后一次横跨美国的旅行结束后 , 杰克·凯鲁亚克回到公寓 , 把自己关了3个星期 , 在一卷30米长的卷筒纸上 , 日以继夜、挥汗如雨地敲出了《在路上》 。
那时候的他一定想象不到 , 自己的这20多万字 , 会变成燎原的星火、理想的号角 , 在未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 甚至重新定义一个时代 。
18岁的鲍勃·迪伦读了《在路上》后 , 背起破旧的吉他箱 , 离开了家乡 , 只身去到纽约 , 开启他的滚石人生 , 他说 , 《在路上》就像是他的“圣经” , 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
虽然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着各自的迷惘和失意 , 但每个人都怀抱着同一个远方 , 对逃离、激情、自我的追逐和向往 , 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野性 。
“我还年轻 , 我渴望上路 。 ”“在路上 , 我们永远年轻 , 永远热泪盈眶 。 ”凯鲁亚克的这些话就像是一条条不可撤回的讯息 , 启发着无数年轻人想要循着他的足迹 , 去冒险 , 去上路 。
在凯鲁亚克100周年诞辰之际 , 我们纪念凯鲁亚克 , 也是纪念他“在路上”的精神 。

1
他定义了“垮掉的一代”
1940年代的纽约 , 20多岁的凯鲁亚克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作家和诗人 , 他们每天晚上 , 在格林威治村的小咖啡馆 , 踩着拖鞋 , 谈天说地 , 直至天亮 。
这群年轻人思想疯狂怪诞 , 生活方式放浪不羁 , 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和东方禅宗的影响下 , 追求无拘无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 , 曾多次结伴搭车 , 横越广袤美洲大陆 。
|那个和生活死磕的人,被我们误读太久了
本文图片

凯鲁亚克和他的“垮掉派”朋友们
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 , 凯鲁亚克突然灵光一闪 , 蹦出了“垮掉的一代” 。 他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这样一群生活在地下、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人 , 是再合适不过了 。
接着 , 他又把自己和这群“垮掉”的朋友们写进了《在路上》 。 在书中 , 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垮掉的一代”的生活是如何“燃烧 , 燃烧”:
几个蔑视传统的年轻男女结伴 , 在66号公路上搭车或开车 , 穿过荒漠、原野、树林 , 横越美国大陆 , 最后到达墨西哥 。 他们一路歌唱、狂喝滥饮、听爵士、谈禅宗、找零活、找女友 , 在铁皮车顶的余温里睡下 , 又在廉价旅馆吱嘎作响的床上醒来 。 他们身无分文 , 却又心痒难耐 , 从一个地方辗转另一个地方 , 绝不在一个地方长久驻留 。
|那个和生活死磕的人,被我们误读太久了
本文图片

《在路上》
比起当时那些被消费所裹挟 , 同时又生活得庸俗乏味的体面中产阶级 , 这群漫游在美洲大陆的“疯子”是那么的自由、欢腾而热烈 , 仿佛他们才是真正地活着 。
一如书中那句名言:“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 , 他们热爱生活 , 爱聊天 , 不露锋芒 , 希望拥有一切 , 他们从不疲倦 , 从不渴求或者谈论平庸的东西 , 他们像罗马焰火筒那样在夜空中燃烧、喷发灿烂的火焰 。 ”
|那个和生活死磕的人,被我们误读太久了
本文图片

电影《在路上》
这群“垮掉的一代”的行为看起来癫狂、颓废、不务正业 , 实则他们是果敢的行动者——大胆地逃离当时信仰缺失、价值虚无的社会 , 用在路上的方式 , 寻找自由、自我、理想和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