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廷梼收藏惟谨毕生藏书却无存】
袁廷梼(1764—1810) , 字寿阶 , 号又恺 , 长洲人 。 好读书 , 博览强记 , 尤精于小学 。 与钱大昕、王鸣盛等人讨论经学 , 考据精当 。 与周锡瓒、黄丕烈、顾之逵号称乾嘉藏书四友 。 著有《红蕙山房集》、《五砚楼书目》、《金石书画所见记》、《渔隐录》诸书 。
袁廷梼有藏书楼小山丛桂馆 , 后易名三研斋、五研斋 。 钱大昕《五研楼记》:“袁子又恺 , 向居金昌亭畔 , 题其读书之室曰三研斋 。 三研皆其先世所贻 , 一为介隐先生物 , 一为谢湖草堂研 , 则尚之先生物 , 一为列岫楼研 , 则永之先生物也 。 丁巳岁 , 青浦王侍郎以所藏清容居士研赠又恺 , 钱塘奚铁生为作《归研图》 。 未几 , 又得谷虚先生廉石研 , 并前所藏而五 。 是夏 , 又恺移归枫桥旧居 , 谋藏书之所 , 惟兹楼宜 , 乃奉先世手泽及古今载籍 , 收藏惟谨 , 名其楼曰五研 。 ” 后又有书楼曰红蕙山房 , 江藩《汉学师承记》记录:“得洞庭山徐尚书健庵留植于金氏听涛阁下之红蕙 , 种之阶前 , 名其室曰红蕙山房 。 ”贞节堂原是廷梼奉母之所 , 母卒 , 变藏书之地 , 后来将所钞之书 , 名为袁氏贞节堂钞本 。
袁廷梼出生于世家大族 , 家境富饶 , 而他本人却不求功名利禄 , 对家事也是极少过问 , 专意于藏书 。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笺释》云:“袁上舍丛书万卷 , 皆宋椠元刻秘笈精钞 , 以及书法名画 , 金石牌版 , 贮于五砚楼中 。 楼中藏弆先泽兼历代知名人书画、古碑、古器 , 一时名公投赠尺题毕备 。 客至登楼 , 论说经典同异 , 旁及家世文献 , 娓娓无倦色 , 遗书万卷 , 点勘考索不少休 , 闻一善本 , 必购得乃快 , 奉先世手泽及古今载籍 , 收藏惟谨 。 暇日 , 则坐楼中 , 将宋椠元刻 , 秘笈精钞 , 甲乙校雠 , 丹黄不去手 。 ”皕宋楼藏书得自袁廷梼旧藏六部 , 其中宋版五部 , 其书目为:《皇朝编年备要》、《补刊编年备要》、《礼书》、《诗集传》、《重修事物纪原》 。
袁廷梼去世后 , 其藏书很快散佚 。 贝墉云:“惟先外舅于去秋骤病溘去 , 手聚数万卷 , 一旦乌有 。 ”黄丕烈丛坊间困载物中得五砚楼遗书 , “余虽至亲 , 不能为之保护 。 思之 , 实可酸鼻 。 然聚散何常 , 昔人身后尚有论秤而尽者” 。 究其散佚之因 , 主要是家境渐趋衰败 , “寿阶性好读书 , 不治生产 , 坐是中落” 。 另外 , 子不能继父业 , 其子椎鲁 , 不能读父书 , 所有稿本 , 散失无存矣 。
1958年10月 , 上海古籍书店获得从朱学勤结一庐旧藏古代刻本抄本书一百零二种 , 其中宋刻本《皇朝编年备要》(左图)三十卷为宋陈均编 , 清钱大昕题跋 。 是书原为袁廷梼五研楼旧藏 , 钤有“袁廷梼印”、“五研楼”、“五砚楼袁氏收藏金石图书印”、“红蕙山农”、“绶阶珍密”等藏书印 。 此书后又经黄丕烈、汪士钟、郁松年、徐乃昌等递藏 , 最后归朱学勤结一庐 。 (孙迎庆)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 王唯行:書畫家為何不收藏書畫?
- 收藏元青花还用像崔凯那样玩瓷片儿吗
- 凤眼菩提和金刚菩提的区别 金刚菩提与凤眼菩提哪个更值得收藏
- 纸币收藏市场的活跃度增加的背后因素有哪些?
- 文玩江湖里的潜规则:揭秘收藏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 白菜收藏方法 白菜怎么储存
- 今年想做自媒体的请收藏
- 觉者张锐的东方神木收藏之路
- 怎么保存qq收藏里的视频 QQ里的视频怎么收藏
- 羽绒服上的毛领怎么保存 羽绒服的毛毛领怎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