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百岁诗人与她的爱丽丝( 二 )


“ 九·一八”事变之后 , 郑敏搬到了南京念初中 。 她经常在课余躲起来看翻译小说 。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成了她的哲学启蒙书籍 。
1939年抗战时期 , 19岁的郑敏考上西南联大 。 她坐着当地人称“黄鱼”的货车 , 一路颠簸 , 停驻过耗子乱窜的阴森客店 , 终于到了昆明 。
爱丽丝|百岁诗人与她的爱丽丝
文章图片

青年时期的郑敏 。 受访者供图
在西南联大
郑敏在自传中回忆 , 西南联大的校舍非常简陋 , 文科的教室就是几排铁皮房子 , 没有宿舍 , 老师和学生就在校外租民房 。 但这个清贫的环境中聚集了国内外最顶级的教授和大师 , 有着敏锐的思想和最自由的学术氛围 。
郑敏在西南联大选了哲学系 。 上课没有统一的教材 , 需要教授们自己编纂 。 很多老师都以讲自己的教材为荣 。 不少哲学课甚至没有课本 , 老师会随时分享他在哲学上的思考 。 上课时跑警报是家常便饭 。 警铃一响 , 师生便一起跑出铁皮教室 , 跑到郊外的坟地底下趴下 。
“冯友兰教他们《中国哲学史》 , 他独创的《人生哲学》对郑先生影响很大 。 ”章燕说 , 此外还有汤用彤教《魏晋哲学》 , 冯文潜教《西洋哲学史》、《美学》 。 几乎那个时代的哲学大师都给她上过课 。 “郑先生很庆幸自己接触了这么多中西方哲学思想 , 她后来的诗非常带有哲学意蕴 。 ”
此外 , 郑敏也去旁听了不少其他学院老师的课 。 “西南联大各个系都是打通的 , 学生想听谁的课都可以 。 ”章燕说 , “有时候 , 郑敏就站在铁皮房子外面 , 透过一扇没玻璃的窗户 , 听其他院系的老师讲课 。 ”
郑敏在多年后回忆 , 闻一多教《楚辞》 , 上课喜欢一边叼着烟斗 , 一边讲课 , 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 。 沈从文教《中国小说史》 , 讲课字斟句酌 , 非常之慢 , 特别爱写黑板报 。 郑敏发现 , 沈从文的每一句话 , 每一个字都非常有逻辑性 , 只需单纯记录下他的课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 卞之琳刚访问完英国 , 诗人气质非常浓郁 , 上课带着江苏口音 , 让人不得不加倍集中注意力 。 冯至教《歌德》 , 喜欢穿着长衫 , 拿着一根手杖 , 在课堂上言谈真挚恳切 , 充满了未入世的青年人气质 , 却不爱和学生闲聊 。
虽然每个老师的性格迥然不同 , 但有一个共同点是 , 老师仿佛是浸泡在学问里的 , 人和所学融为一体 , 就好像他的生命是这个问题的化身 。
西南联大的诗歌创作空气非常浓郁 , 几乎云集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各阶段的主要大诗人 。 李永毅说 , “从写诗人的角度看 , 有冯至、卞之琳、闻一多这样的大诗人做老师 , 还有穆旦、王佐良、杜运燮这样的诗人同辈 , 是何其幸福!”
郑敏在大一读了很多新诗 , 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晚会》 , 发表在联大师生主编的昆明报纸副刊上 。 但她真正走近诗歌是因为冯至 。
郑敏在自传中回忆 , 在大二上了冯至的《歌德》课 , 读了冯至翻译的里尔克《给一个年轻诗人的十封信》后 , 她开始对歌德和里尔克非常感兴趣 , 她开始喜欢智性多一些的诗歌 。 此外 , 她还大量阅读了20世纪初的英国意识流小说 , 开始在课余写一些白话诗 。
大三的一次德文课后 , 郑敏将抄有她诗作的纸本递给冯至 。 第二天 , 冯至在课后站在微风中 , 将纸本还给郑敏 , 真诚地说:“这里面有诗 , 可以写下去 , 但这却是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 。 ”
联大的师生亦是友朋 。 有一段时间 , 郑敏经常跑到冯至先生家坐着 , 有时会请教冯至问题 , 有时只是听他和卞之琳等客人聊天 , 一言不发 , 冯至先生也不会赶她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