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百岁诗人与她的爱丽丝( 四 )


那几年 , 郑敏迎来人生中第二个诗歌创作与理论的高峰 , 相继写出两百多首新作 , 出版了《寻觅集》《心象》《早晨 , 我在雨里采花》《郑敏诗集(1979—1999)》等十余部诗集与理论专著 。
上世纪90年代 , 郑敏在九叶诗人唐祈去世后创作了《诗人与死》 。 西川认为这首诗代表了郑先生的最高成就 , 他把其中的一句称为新诗历史上最高贵的一行诗 —— “我们都是火烈鸟 /终生踩着赤色的火焰 /穿过地狱 , /烧断了天桥 /没有发出失去了身份的呻吟” 。 “郑老师这代诗人知识分子在各种苦难和挫折当中 , 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知识人格 。 ”
忧国忧民忧地球
除了诗人 , 郑敏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是老师 。 从1979年起 , 郑敏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开设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等课程 , 重新研究英美文学 , 尤其关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 1981年起 , 郑敏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 , 讲授莎士比亚戏剧、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等课程 。 过了几年 , 她又开始指导博士生 。
章燕犹记得1987年她在北师大读硕士 , 有一门课程叫英国文学史 , 就是由郑敏教授 。 但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是 , 郑先生的课是在家里上 。 那时候 , 郑敏67岁 。 学生每周四敲开郑敏家的大门 , 她会给每人递来一杯茶 , 然后开始上课 。 2个多小时后课程结束 , 郑敏又给他们端来点心和饼干 , 开始探讨课外的东西 。 他们会谈中国诗歌的发展问题 , 也会谈到时事、政治、文化等 。 “这是一种心灵的碰撞 。 别人都说读书很苦 , 但我却感觉非常愉悦 , 并且受益匪浅 。 ”章燕说 。
2007年 , 章燕(图右)和郑敏(图左) 。 受访者供图
章燕猜测 , 这种授课方式或许和郑敏青年时期求学的经历有关 。 “在西南联大 , 老师和学生没有太多隔阂 , 郑先生很赞赏一种交融式的教学方式 。 ”
“郑敏完全不像一位60多岁的老人 , 非常善于言谈 , 说话像水龙头一样 , 可以不停地说 。 她的思维是在另一个世界 。 ”刘燕曾旁听过郑敏的课 , 很喜欢这位老师 。 后来成为老师后 , 刘燕还开设了“九叶派诗歌研究”课程 , 每年带学生去拜访郑敏 。
学生李永毅回忆 , 郑敏的课没有课内课外之分 , 没有所谓的教材 , 她会从随便一个小问题入手 , 然后不断展开、联想 , 用她的思想贯穿所有讨论 ,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 李永毅眼中的郑敏先生淡泊、宁静 , 超然物外 , 却又对人类、对国家抱着深挚的关怀 。
2003年 , 83岁的郑敏送走了自己的最后一届学生 。 郑敏每天的生活就是:读书、思考、写作 , 只偶尔受邀才外出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或在家接受采访 。 “她在创作时只关心是否将自己的思想转换成具备高度艺术性和想象力的文字 , 不在意是否符合流行的潮流 , 也不在意是否受到别人的赞誉 。 她只对诗歌艺术本身负责 。 我个人认为 , 她晚年的诗歌到了一个高妙的境界 , 但如果读者不关心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 就很难读进去 。 ”李永毅说 。
“郑老师的思想非常清新 , 既是成就很高的诗人 , 同时又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对于我们这些后辈 , 她非常热情 , 喜欢和我交流对国家形势、世界形势的看法 。 ”西川也曾多次拜访郑敏 。 以郑敏为代表的这代老知识分子 , 也给西川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 虽然对于郑敏在晚年提出的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回归 , 西川有不同的思考 , 但他对郑敏一直很敬重 。
“郑敏先生喜欢谈非常‘玄’的问题 。 ”刘燕说 , “她不会去和你讨论衣服是否好看 , 买菜多少钱之类的问题 。 她关注的都是宏大主题 , 例如人类 , 地球 , 战争 , 诗歌 , 哲学 , 环境和传统文化 。 她一直在关注和思考人类命运 , 曾写过关于伊拉克战争和巴以冲突的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