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艺评|用文艺提升国家软实力

在人类历史上 , 民族和国家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交流与沟通手段 , 其中经济贸易和征战杀伐当然是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方式 , 但是真正触及各民族国家的民众心灵的 , 却是文学艺术的交流与传播 。 文艺的跨文化传播对人类精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 这是由于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超越特定人群的情感价值 , 它们虽然不无各民族国家的文化特性 , 却更能激起人类共同的精神感受 。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 ,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 , 文艺评论也日益成为各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精神生活的重要交流与沟通的渠道 。 不得不承认 , 在此前的一两百年里 , 欧美文艺作品在全世界都产生了覆盖性的影响 , 从荷马史诗到好莱坞电影 , 都成为全球共享的精神食粮 。 更值得玩味的是 , 在世界各地 , 人们不仅通过欣赏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达芬奇、贝多芬、斯皮尔伯格的作品本身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和震撼 , 并且还会通过各国学者、尤其是文艺评论家对这些作品大量深入的研究和精彩的评论 , 得以更深切地知悉和感悟其内在的精神内涵 。 人们都不同程度地沿用欧美学者和文艺评论家的话语和评价 , 欣赏和感受这些作品 , 就像当年我们曾经用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方式理解和欣赏托尔斯泰、普希金 , 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观众和读者对当下欧美文艺作品的欣赏、阅读 。 文艺评论逐渐成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人们广泛接受的特殊文本 , 有关各国文艺历史与作品的解读和叙述 , 逐渐成为这个信息冗余时代人们选择文艺欣赏对象时最主要的引导 , 因此 , 在文艺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 , 创作和评论均不可或缺 。
这是在世界范围内交通和通讯急剧发达的背景下 , 文化艺术所面临的新语境 。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 , 我们有关文艺的思维必须有新的适应 , 有新的变化 , 尤其是要对文艺创作与评论在跨文化传播中既相异又相关的意义和作用有新的认识 , 从整体上思考如何让文艺作品和评论走向世界 。
当今世界 , 国家之间人员和信息快速流动 , 为文学艺术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但这样的传播从来都不是对等均衡的 , 其失衡程度甚至比经济更甚 。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谈论中国文化“走出去” , 就是由于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 , 都不满意于现有的文学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几乎“一边倒”的格局 , 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积淀且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 , 面对我国优秀的文学艺术经典在世界范围内远未获得欧美文艺作品那样广泛接受的现实 , 理应有所作为 , 使之发生有意义的改变 , 但是改变这一格局的方式与路径却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
确实 , 我们有李白、杜甫 , 有关汉卿、汤显祖 , 也有齐白石和梅兰芳 , 但文艺跨文化传播仍然严重失衡 。 这一现象既是国家间软实力差异的结果 , 同时也是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 因此 , 努力促进中华优秀文艺作品和评论的全球化共享 , 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 值得高度重视 。 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文艺的全球化共享 , 努力创作更多能为世界人民接受和喜爱的文艺佳作 , 通过优秀的文艺评论更好地向世界推介、为世界阐释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经典作品 , 就需要创作者和评论家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出发 , 摒弃冷战思维 , 形成和拥有全球视野 , 用世界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言说表达 。
【民族国家|艺评|用文艺提升国家软实力】通过文艺创作和评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 是文艺工作者应有的时代担当 。 在这个时代 , 我们比任何时代的前辈都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手段 , 更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 , 所以 , 只要明确方向 , 端正立场 , 文艺就能为提升中华民族的软实力 , 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