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5本中文书:缓解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烦忧( 二 )


好的人物研究往往带有“知人论世”的关怀 , 简洁的篇幅并不妨碍作者从严复身上观察整个清末民初转型时代的复杂性 。 书中细究严复与梁启超、张謇等人的关系 , 分析他在政治与文化方面的抉择 , 从更宏阔的视野上启发读者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 。 在全书的最后一节 , 作者将笔触延伸到当代 , 写了严氏一门三代在海峡两岸的命运 , 感叹造化弄人的历史情节之余 , 指出近年来思想界对严复所做的重新评估与赞许 , 提示我们中国的文化转型或许仍在进行之中 。
统治|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5本中文书:缓解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烦忧
文章图片

《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郑非/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頁folio , 2021年11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男人大都喜欢论天下大势 , 喜欢谈论战争、扩张、征服以及帝国 。 上世纪就面市的电脑游戏《帝国时代》 , 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 在游戏中 , 可以(或必须)肆无忌惮地攻城略地 , 但获胜之后会如何 , 不知道 。 因为游戏只考虑如何开疆拓土建成一个帝国 , 治理是线下的事 。 但有些人往往会将游戏情结带到线下 , 以为战争就是动动游戏手柄那么简单 , 以至于一听到“还你一个强大的……”就血脉贲张 , 一时竟忘了“我家真有一头牛” 。
郑非的新书《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讨论的就是帝国建成之后如何治理的:“近代帝国是如何统治其多民族属民的?在统治的时候 , 遇到了哪些内在的困难?它们的应对之道是什么?”(序言 , 第8页)为什么要讨论近代帝国 , 因为在作者看来 , 只有到了近代 , 帝国叙事与民族国家的叙事的冲突才彰显出来 。 在古典帝国时代 , 有两个关键词——“阶级分裂”和“间接统治” , 前者指的是 , 大多数古代国家都是由古代上层阶级所控制的私有物 。 阶级因素的介入 , 就形成了某种交叉分裂 , 淡化了族群因素对社会的分化作用 。 (33页)后者指的是 , “在(帝国)中心地带 , 国家尚可直接管制 , 在边缘地带 , 国家只能寻找代理人与之合作治理地方……一是缴税 , 二是别添乱 。 ”(34页)而到了近代 , 随着各国进入大众政治年代 , 几乎所有帝国都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 导致这一局面有很多社会因素 , 但作者认为 , 民族主义并不是唯一或决定性的因素 , 帝国与民族的关系是简单的相容与不相容关系 。
作者在第一章中讨论了帝国的核心问题——中心/边缘关系以及古代帝国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处置思路 , 并据此提出自己对帝国分类的两个维度:帝国政治结构的制度化水平、帝国的社群关系处置思路 , 诸帝国会在上述两个维度(正式/非正式 , 吸纳/隔离)上移动 , 以此来避免或减弱帝国压力 。 这样 , 帝国可以分成四个类型:正式/同化、正式/隔离、非正式/同化、非正式/隔离 。 作者此后的四章即分别讨论接近这四个“理想类型”的帝国:英帝国、法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和俄罗斯帝国 。
出于个人偏好 , 我主要阅读了第五章 。 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看法 , 谨摘抄如下:“在俄罗斯帝国之中并没有一个‘帝国民族’ , 而这是俄罗斯帝国同其他近代帝国迥异的地方 。 ”(352-353页)“沙皇官僚体制的一个特征并不是它的庞大或病态 , 而是他的弱小 。 ”(359页)“1831年以后 , 俄罗斯对俄罗斯帝国少数民族的政策表现出日益加剧和日益标准化的趋势 , 开始背弃其传统模式(尊重现状、与忠诚的精英合作和容忍多元文化) 。 ”(369页)“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东正教、专制主义与民族——完全没有吸引力 。 ”(405页)在本章的最后 , 作者还特别指出 , 有些西方学者 , 由于缺乏在专制国家生活的经验 , 他们往往不能理解这世上还有“逆向歧视的隔离”“异化的同化”这样的事情 。 在有些国家 , 统治者高居各民族之上 , 不受任何一个民族的支配 , 他们完全可以用逆向歧视的方式来平衡民族间关系 , 以稳定局面 , 将帝国的负担压在人数较多的那个民族之上 。 (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