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
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
一场书画展
曾引发网友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
在展出作品中
有一幅清代书家苏廷玉的行书作品
作品中的“乱”字
写成了简写“乱”
网友认为
“简体字是近现代才有的
清代书法作品中出现简体
肯定是赝品”
文章图片
古代书法作品中
有简体字的出现
能作为判定真伪的标准吗?
实际上
简体字的历史
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漫长
在历代传世的碑帖中
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东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
“东”字与“马”字的写法
类似于简化字“东”与“马”
文章图片
“宋四家”蔡襄的《远蒙帖》中
也出现了
近似简体字的“爱”字
文章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
古人又是为何使用简体字呢?
答案是
为了书写方便省时!
明末学者吕留良就曾经说过
“自喜用俗字抄书,
云可省工夫一半 。”
在小篆到隶书演变中
章草又可以当作隶书的草写
“孙”近似简化字“孙”
“军”近似简化字“军”
“陈”近似简化字“陈”
文章图片
古人在书写时
为了图便捷或是避讳等原因
创造出了一些更为简略的字形
这些字被称为“俗字”
“俗字”在当时
不属于官方规范用字
大多在民间
或是信件、账本、小说等
没那么正式的通俗文书中使用
文章图片
曹雪芹《红楼梦》手抄本
清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
其中铁、过、这、坏、听、劝、
体、宝、难、礼、爷、边、问等字
都使用了简体字
文章图片
清朝政府颁发的“内务府”令牌
使用的是简体“务”
翻阅《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楷书的简体字
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
唐宋以后逐渐加多
宋元已经大行其道
唐宋以后简体字大量增加
主要是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
宋元时通俗文学作品的产生
使简化字大量涌现
文章图片
《宋元以来俗字谱》中
【隶书|省级博物馆展出清代书法,竟现简体字,这是赝品?】记录的部分“俗字”
所以我们可以脑补
一个时期内
很多人接受了这些简体字形
随着楷书的出现
又将笔画固定且规范书写
于是很多简化字形便被保留下来
而在近现代汉字简化的过程中
- 孔子博物馆|万紫千红披锦绣,孔子博物馆满满春意
- 文化馆|关于绿春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闭馆通知
- 风筝|【媒体聚焦】河北省级非遗第什里风筝亮相冬奥场馆
- |首家以诚信文化为主题,中原诚信博物馆在新乡开放
- 博物馆|云逛展!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 文物|滨州市博物馆“在云上 知滨州”十大线上系列活动即将启动!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河南公布五大考古新发现 郑州大河村遗址发现多处地震遗迹
- 俄罗斯|俄乌危机下,俄罗斯与欧洲博物馆“分道扬镳”?
- 古城墙|跨五朝越千年,潮宗街长沙古城墙遗址将建博物馆
- 纸扎|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