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非遗云赏】力透云霄,贯穿悲喜—洱源唢呐乐

唢呐乐是白族、彝族人民十分珍爱的民间吹奏器乐,主要流传于大理州洱源县境内的白族、彝族聚居区,多在生产劳动、婚丧嫁娶、民俗节庆、宗教礼仪和戏剧舞台等场合中吹奏 。2017年6月,唢呐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项目) 。
洱源|【非遗云赏】力透云霄,贯穿悲喜—洱源唢呐乐
文章图片
唢呐作为一种民间常用乐器,在我国很多民族中以及西亚、东南亚一些地区广为流传 。关于唢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纪效新书?武备志》中写道:“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可见那时唢呐已运用于军乐之中 。
洱源|【非遗云赏】力透云霄,贯穿悲喜—洱源唢呐乐
文章图片
洱源唢呐乐中使用的唢呐,与汉族唢呐大有不同 。洱源唢呐的木管正面只有七孔,背面无音孔,簧片短而硬 。低音浑厚、稳健,高音高亢、明亮,音域宽广,喜用跳进音程,旋律粗犷豪放、气势宽广连绵 。吹奏方法上,洱源唢呐乐中多采用“借音”吹奏法,以左右腮帮交替进行的方式换气,以便吹奏者可以边走边吹,技艺高超的唢呐手不仅能做到走十几里路而唢呐声不断,而且全程气息充足,声透云霄、裂石流云 。
洱源|【非遗云赏】力透云霄,贯穿悲喜—洱源唢呐乐
文章图片
关于洱源唢呐的形成时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洱源唢呐作为白族“吹吹腔”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洱源地区的大范围流传时间,应该不会晚于“吹吹腔”的形成时间,即明初洪武年间(杨明《滇戏杂谈》) 。
几百年的沉淀与氤氲,让唢呐乐彻底渗透进洱源人的骨血之中,贯穿他们的喜怒哀乐,响彻他们的百样人生,不论是在婚嫁、生子、丧仪等重大的人生节点,还是在劳作、节庆、祭祀等日常生活中,洱源人身边,都离不开唢呐的身影 。
洱源|【非遗云赏】力透云霄,贯穿悲喜—洱源唢呐乐
文章图片
春节、海灯会、绕三灵、田家乐、迎送本主等这些大型的传统节庆中,多采用旋律明快、音调高昂的《耍龙调》《龙摆尾》《霸王鞭调》《耍鹤调》《大摆队伍》《将军令》《游船曲》等曲牌,渲染欢腾炽热的节日气氛;栽插等劳动场面则用《栽秧调》《过山箐》和《大摆队伍》,大起大落的调子和强有力的旋律伴随着劳动节奏,形成你追我赶的栽秧竞赛场面;《闹山红》《开打曲》《过场曲》《高腔》《一字腔》等曲牌则用于白族吹吹腔舞台戏和板凳戏;《迎亲调》《送客调》《小开门》《一杯酒》《美女梳妆》《拜堂》等曲牌用于结婚时迎客、送客、接新娘、敬酒、拜堂等婚礼活动;而《送丧调》《离歌》《跌落泉》《悲泪涟》《大哭》等则是丧葬礼仪时的专用曲牌 。
洱源|【非遗云赏】力透云霄,贯穿悲喜—洱源唢呐乐
文章图片
迄今为止,洱源县境内共收集到100多个传统曲牌,种类丰富,不同场景、不同情绪之下使用的曲牌各不相同,有着严格的区分,不宜混用 。
洱源|【非遗云赏】力透云霄,贯穿悲喜—洱源唢呐乐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