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日照最新考古成果“抢鲜看”!

据文旅日照:
在当前防疫形势下 , 为减少人员流动、聚集 , 市博物馆特别推出两城镇、苏家村遗址最新发掘资料系列专题报道 , 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 展示未曾与公众谋面的“日照宝贝” 。
两城镇遗址作为鲁东南沿海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中心性聚落之一 , 考古工作起步早、研究历时长、重要发现多 , 在中国史前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 2018年春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对遗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发掘 , 揭露面积约960平方米 。
从今天开始 , 我们将对两处遗址的灰坑、房址、墓葬和出土器物等进行逐项介绍 , 本期主要介绍考古发掘中的灰坑 。
灰坑是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 , 发掘报告中常用H表示 。 因坑中填满灰色土壤 , 故称灰坑 。 灰坑是由于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 , 垃圾中土壤变成灰色而形成的 。 灰坑中的土一般较文化层的土松软、色深 , 包含物更为丰富 。 根据坑的形状、特征和遗物可以判定灰坑的性质和时代 , 是研究古代人们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 。
本次共发现灰坑373个 。 灰坑形状不规整、大小不一 , 也不乏规模较大、形制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直壁坑 。 大型灰坑多距房址较近 , 底部或中部多见大型陶片铺满整层 , 从中复原出多件完整器物 。
H918坑口呈椭圆形 , 近直壁 , 平底 。 长轴约4.4米、短轴约2.6米、深约0.9米 。 坑内堆积可分为5层 , 上部4层堆积土色杂乱 , 包含大量陶片 , 可复原器物较少 , 可能为废弃物倾倒堆积 。 第5层堆积为灰褐色 , 厚约0.1米 。 此层遍布大型陶片 , 可复原出多件完整器 , 推测此坑在废弃前似有特殊用途 。 可复原的陶器共14件 , 可辨器形有鼎、鬶、罐、杯和器盖等 , 还出土镞、锛、斧和磨石等石器残件16件 。
H918
H918出土陶鬶
H48平面为椭圆形 , 近直壁 , 平底 。 坑口长轴2.68米、短轴2.1米、深0.68米 。 填土可分为5层 , 多为黄褐或灰黑色土 , 各层均出土了丰富的遗物 。 H48出土陶片中复原器物20件 , 可辨器形有鼎、鬶、罐、罍、豆、杯、碗和器盖等 。
H48
H854坑口直径约1.75米、坑深约0.5米 。 坑内填土分为4层 , 其中第3层出土大量陶片 。 出土陶片中复原器物12件 , 可辨器形有鼎、甗和罐等 。
H854
聚落内部房址和灰坑的分组、分群特征明显 。 在有限的发掘面积内 , 房址在不同阶段都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南北两组的聚落格局 , 各段不同组的房址间分布大型灰坑 。 这类灰坑形制规整 , 规模较大 , 堆积多见分层 , 出土遗物较为丰富 , 可复原多件完整陶器 。 此类灰坑应为聚落群组内部的公共设施 , 在废弃前可能有窖藏或其他特定用途 。
素材来源:《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
来源:日照市博物馆
温馨提示
为进一步保障广大市民游客的健康安全 , 请大家坚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 戴口罩、勤洗手 , 测体温、勤消毒 , 少聚集、勤通风 。 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的出行频次 , 及时关注公共场馆开放信息 , 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制度 , 接受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分时限流、保持间距等要求 , 并对由此产生的排队等待给予充分理解 。
【考古学|日照最新考古成果“抢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