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专稿|刘汀: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吊脚楼——霍香结小说阅读札记( 二 )


这些都是障眼法 , 好在人们执着于障眼法 , 对幻术背后的真实并不敢兴趣 , 正如在所有的叙事中 , 人们都沉溺于海市蜃楼 , 而不是那座真实的城池 。
4
但是 , 《日冕》并不能直接对应吊脚楼 , 它只是吊脚楼的支柱 。
这一次 , 霍香结从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回到地面 , 借用莫家的家族史来梳理、处理近现代的中国史 。 我在《日冕》中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五四时期巴金的“家春秋”的启蒙倒影 , 我嗅到了莫言《丰乳肥臀》的肉体气息 , 我感觉到了陈忠实《白鹿原》家祠的阴冷氛围 。 即便没有“影响的交流” , 任何后来者都无法回避自己的作品 , 必然处在某种链条的某处 。
重要的是溢出这个链条的那部分 , 是结构 , 语言 , 声调 , 以及它们所构成的文本与现实世界及既有文本之间的关系 。 因此 , 《日冕》的意义只有置身霍香结的全部写作系统中 , 才能显现出来 , 作为一个必要而不充分的部分 , 《日冕》衬托着前两部作品的特性 。 如果前两作因其特异性而可比拟为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 , 那《日冕》便是为了支撑它们而立起的一根柱子——亦可以更形象地以莫家围子类似的吊脚楼为喻 , 但同时 , 霍香结便把自己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 , 那就是 , 他试图把空中楼阁拉下地面 , 试图把海市蜃楼化为真实之城 。
5
在霍香结的小说里 , 所有的隐喻都是明喻 , 所有的象征都是表征 , 这并非是词语的游戏 , 而是我们进入后现代(似乎可以这么说了)以来 , 终于通过反向的操作摆脱了现代的思想方法 , 那是卡夫卡、贝克特等一众伟大作家所提供给我们的 , 是我们一直以来所信赖的安全温暖的囹圄 , 同时也是束缚 。 现代主义的紧身裤 , 已经越来越难以承受我们日渐肥胖的肉身 。 现在 , 尤其是正在到来的智能时代 , 我们只能反向而行 , 进入了象征的内部 , 我们就是喻体 , 生存就是比喻这行为本身 。
很多现代派绘画里那些毫无规律的墨点到底在表达什么?它们需要一整部艺术史来阐释 , 这是现代艺术最显在的存在方式——依赖阐释获得价值 。 现代生活同时还有另一种方式 , 是反过来的 , 阐释先于作品而存在 。 霍香结的作品可能是这种阐释本身 , 它们如此繁复地指向一副极其简单的画面 , 那是不可见的画面 , 甚至不存在的画面 , 但并非是无意义的 。
对作为读者的我来说 , 霍香结通过创作对小说的阐释而写出了小说 。 也可以说 , 从这个意义上我根本无法理解他的小说 , 我只能把他的小说看作是某种事物(非文本的事物) , 然后通过这一事物和其所存在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它 。 我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外部的非客观视角 , 否则就会陷入他的文本泥潭 , 它粘滞、含混、多义 。 我仔细翻阅了他的一些创作谈和访谈 , 他能够用很简洁的话表明自己在干什么 , 在他那里 , 思考和文本有着一条必然的逻辑 , 但是在读者这里 , 这条逻辑是时隐时现的 , 至少是在不断变化的 。 所以 , 对于霍香结的小说 , 最好不要去解释和理解 , 只需要去读 。
我无意将霍香结的小说认定为一种新的文学样态 , 尽管它和同时代的作品相比 , 的确是异质的、另类的 。 我们处在一个自身尚无法全部认识的现实中 , 那些遵循传统和日常的文学表述 , 跟那些特立独行甚至冒险的表述 , 享有同样的地位——有效性的判断 , 只能交给后来者 。 又或者 , 在一个并不久远的未来 , 前述的一切都可能成为非必要之物 , 就像我们这个时代所挖掘出来的远古石器 , 无论多么令人震惊 , 都只能是有关过去的证明 , 既不会改变现在 , 也不会迎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