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航空工业沈阳所陶晓洋:勇做航空科技创新一线的尖兵

扬州|航空工业沈阳所陶晓洋:勇做航空科技创新一线的尖兵

2019年 , 在航空工业打造“领先创新力”战略指引下 , 航空工业沈阳所围绕建设“创新型研究所”目标拓步改革 , 成立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扬州院”) , 寻求战略突破 。 在沈阳所工作了20多年的陶晓洋 , 带头放弃事业单位和干部身份 , 跳出“舒适区” , 走上创业之路 , 用责任和担当践行航空科技创新发展使命 。
初心不改力促研究所战略目标落地
“打造成为航空创新示范工程”是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对扬州院寄予的厚望 。 从未涉足企业管理的陶晓洋暗下决心:只能成功 , 不能失败 。
创业之初 , 白手起家 , 很多急难事都摆在眼前 , 陶晓洋带头实干 , 从未退缩 。 落实了寻找办公场所、人员衣食住行等问题 , 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 , 为尽早获取企业运营资质 , 他亲自跑申报、抓对接 , 连续一个多月奔波南京、沈阳、扬州三地 , 成功争取到“绿色通道” , 仅用8个月就取得了承接科研项目的承研承制资格 , 为扬州院发展奠定基础 。 为打响航空工业扬州品牌 , 陶晓洋和经营班子以争取政策支撑、推动战略协同为突破点 , 采取“请进来”策略 , 不断扩大行业影响力 , 仅在2019年他就与各方对接交流上万人次 , 专题汇报40余场 , 积极展示航空工业、沈阳所和扬州院 , 得到广泛好评 。
两年多来 , 扬州院喜报频传 , 相继入列国家级创新特区试验示范区、江苏省“十四五”重大建设工程 , 确保所党委提出的“三个中心”的使命定位有效落地 。
使命不怠确保引才聚智工程取得实效
破解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难题是沈阳所成立扬州院的重要初衷 。 起初 , 专业化人才对扬州院不了解、不信任 , 扬州院成立之初人才引进工作进展不畅 , 远滞后于发展要求 。
为招揽高、精、尖、缺人才 , 按照沈阳所人力资源规划 , 在主管所领导的带领下 , 陶晓洋坚持“用人所长 , 英雄不问出处” , 挑起人才招聘的重担 , 主动出击 , 充分调研人才市场、梳理专业需求、制定招聘简章、对接重点高校、开展招聘宣讲、联系第三方广泛宣传 , 开辟了“全时段、多渠道、众参与”招聘通道;对于紧缺人才 , 他都要自己联络、接待、跟踪 , 有时需要与学生一次通话超过两小时 。 真心付出换来了丰厚回报 , 2021年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国防创新项目的3名博士全部入职扬州院 , 在行业内引起不小轰动 。
当前 , 扬州院人员规模已达170余人 , 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90% , 技术序列博士占比26% , “全方位、多层次、广协同”的人才结构体系已逐渐形成 。
行而不辍有效推进航空创新链建设
围绕沈阳所赋予扬州院“人才支撑中心”“前沿技术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三大定位 , 按照市场化发展思路 , 推动“1+M+N”发展模式中“N”落地是扬州院最难啃的“硬骨头” 。
为尽快形成创新成果转化链 , 陶晓洋主动请缨 , 又挑起联盟聚力和项目拉动的重任 。 他广泛争取行业力量和高校资源 , 成功组建扬州航空科技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为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 他还牵头撰写航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报告 , 积极建言献策 , 推动扬州院与多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并成功签约 , 进一步贯通“政、产、学、研、用、金”发展链条;围绕建设“沈阳所对外成果转化平台的统一出口” , 陶晓洋牵头落实知识产权授权使用和转化分红 , 推动成果转化落地3项 , 强力打造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试验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