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对于儿童文学,我们需要保持一点不切实际的浪漫与想象

在2021年末尾 , 我们发起了一场人文思想问答 。 本篇内容为方卫平、常立和闫超华三位学者的回答 。
最初的构想里 , “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 , 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 。 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 , 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 , 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 。 随着新年的来临 , 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 , 总字数逾5万字 。 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 , 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 , 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 , 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
本篇内容为方卫平、常立和闫超华三位学者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 。
74位人文学者 , 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 , 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 , 解放儿童”
朱自强:“成长”书写是中国儿童文学艺术发展的“命脉”
有分量的社科研究是稀缺的
“非虚构”体现的是直面现实的品格与回应现实的勇气
孙歌:我们需要培养形式感觉来认识问题的轮廓
我们需要一种幸福哲学 , 一种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
面对“语言暴力” , 我们该如何承受?
在现实生活中 , 寻找向历史提问的方式?
每一个现在 , 都有我们暂时不能明了的意义
在今天 , 我们如何反思“经典”?
我们需要更多对苦难的叙事与反思
今天的“大师”都不必然成为学术典范
今天我们仍需要思考“什么是文化”
学者要如何评估自己的存在价值?
聆听那些被流量逻辑所排斥的边缘经验
具有现实意义的非虚构作品常让人感动
想象力大概是当下最稀缺的资源
中国人的思想变迁遵循着怎样的逻辑?
持续思考的问题
写作|对于儿童文学,我们需要保持一点不切实际的浪漫与想象
文章图片

方卫平 , 教授 ,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
方卫平:2021年 , 三孩和双减政策落地 , 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 , 也是长远的 。 我一直在想 , “儿童”这个对象 , 究竟以怎样深刻的方式参与塑造着我们的观念与生活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现代社会可能是以儿童为中心轴之一来运转的 , 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等 , 无不与之密切相关 。 思考现代文明史上 , 儿童如何从一个微不足道的身影逐渐成为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的核心关切之一 , 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现代人伦理自觉的一道底线 , 不仅具有历史探讨的价值 , 更对现代文明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我相信 , 不论现实多么功利 , 儿童始终是也应该是一个带有浪漫色彩和理想光晕的词语 。 这种浪漫和理想 , 象征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种文明对于那尚未实现的美好的想象和信仰 。 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 永远不能丢掉这样一点“不切实际”的浪漫和理想 。 但与此同时 , 这种“不切实际”又需要不断经历现实的拷问、重塑 , 才能获得长久的活力 。 未来几十年间 , 儿童这个对象及其所带动的那些文明的潜流 , 将以何种方式参与塑造社会、文明的新进程?一想到这个问题 , 我常常感到兴奋 , 兴奋中却又不无迷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