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我寄情思与明月( 三 )


本文图片

随着夜的脚步 , 那月华渐渐地褪去罕见的金色 , 变得白炽起来 , 同时 , 她徐徐地 , 几乎让你感觉不到地上升起来 。 月色比先前更妩媚、更迷人了 , 沾着看不见的甜湿的夜露 , 一页页翻开在旷野上—远处堤上的柳条 , 身旁坡上的紫丁香 , 齐楚楚地向我伸展起来 , 把树枝和幼草的影儿投射在河堤上 。 宿鸟在枝头上叫着 , 小虫子在草棵子里蹦着 , 田里的庄稼在拔节生长着 , 田野中也有千万生命在欢腾 , 花和沉静的草 , 越发显得芳香扑鼻……这时 , 你可以尽兴领略夏夜的安谧与恬静 , 夏夜的醇厚与丰富 , 夏夜的深?与喧嚣……
但是 , 我的梦退潮了 , 我醒来了 。 我发觉 , 月照处的高冈河坝像朦胧的画 , 没照的低凹处像深沉的诗 。 于是我借着月光一行行一页页地阅读着故乡这部祖传的书:卧在月光下的牛 。 溶进月色里的柴烟 。 破旧的村舍 。 古老的磨房 。 发里的麦秸垛 。 长着绿醭的水坑 。 木质皲裂的辘?把柄 。 弯弯曲曲的小路 。 小路上那沉重纡缓的辙沟 。 还有这茂茂腾腾的庄稼 , 黑黝黝的土地 , 以及渗进大地深处我祖祖辈辈的汗水和被风雨蚀去的重重叠叠的脚印……这是一部写满象形文字的书 , 我们古老民族煌煌历史 , 巨著沉甸甸的一章 。 此时 , 我才真正弄懂“故乡”这个字眼深奥而丰富的内涵——繁衍 , 生息 , 创造 , 发展 , 艰难 , 执著 , 挣扎 , 奋博……这莫不是故乡生命的坐标?
我年青的心灵中顿然萌动了一种伟大而纯挚的情感 , 也萌动了一种苍茫的历史感和沉重的使命感……啊 , 故乡!
最令人眷恋的是中秋月 。
中秋节 , 那是月的节日 。
平原上 , 托出一轮圆月 , 犹如维纳斯的诞生一样迷人 , 一样富有魅力 , 又像泰山日出 , 黄河落日一样辉煌庄严 。 有一年回故乡 , 我在日记里曾记录过故乡中秋月出的壮丽景观:
……那隐晦的 , 沉思般的蓝湛湛的底色上 , 洒下了最初的几滴欢乐的蛋白色的水珠 , 并逐渐地浮泛开来 。 这色调又转为玫瑰黄犹如丹青手的画笔在纡徐地涂抹 , 逐渐变得宏大 , 变得清晰 , 使玫瑰黄越聚越浓 。 天空中那金黄的 , 一路上扫荡一切的 , 火焰般的色彩 , 开始泛滥开来 , 又如一部交响乐 , 先是由一只细细的笛音悠悠地 , 从遥远的深处传来 , 渐渐声音变得清晰宏阔、昂扬 , 接着管弦齐鸣 , 锣钹奏响啊……这时 , 我仿佛听见神被簇拥出来 , 如此圆润 , 清晰和庄严、安祥 。 我屏住气 , 睽目呆住了 , 这样伟大的这样迷人的月出的远景 , 我却从来没有看见过 。 月亮离地 , 大约不盈尺的光影 , 霎时间 , 那所有的星星都似乎隐蔽了 , 惟有这轮金黄的月在向这夜的世界泼洒着流汗一样的柔辉 , 而那点点的遥村远树 , 淡得比初春的嫩草还虚无缥缈……
|青未了|我寄情思与明月
本文图片

这时 , 家家户户田女老幼便团团坐在摆放在院子里的地桌周围 , 开始了丰盛的晚餐 , 享受一年一度最神圣 , 最迷人的天伦之乐 。 而家家的地桌上都摆满了瓜果梨桃 , 摆满了特制的成套的月饼 , 装潢鲜丽如新月 。 那月饼有各式各样的 , 有枣泥馅的 , 糖馅的、瓜子和花生芝麻馅的 , 上面印着“嫦娥”“桂树”的图案 。 这时 , 母亲并不急着吃 , 望着我这远归的儿子那种吃月饼时甜甜的、贪婪的样儿 , 脸上的皱纹化为一朵美丽的微笑 。 我咀嚼着月饼 , 也重温着“故乡”——那远处传来的机器轰鸣声 , 那电视机播放出来的歌声 , 和谁家院子里不时爆发出的一阵阵舒心爽朗的笑声 , 都流淌着收获的喜悦 , 火红的富足、甜美、热烈、沸腾的追求 , 那么新鲜 , 那么动人 , 那么令人遐思和憧憬 , 月饼的甜 , 瓜果的香 , 醉意浓浓的乡情 , 连同母亲的笑都就着月光吃进肚子里了 , 至今我的舌尖上还滞留着那甜甜的、馨香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