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在河南读大学的姜震:诗就在日常生活中

|诗词大会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在河南读大学的姜震:诗就在日常生活中
本文图片

姜震和父亲在诗词大会上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采访人员 王峰
在获得《2022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后 , 山东男孩姜震就暂别母校铁道警察学院 , 本应参加实习的他受疫情影响 , 目前只能暂居家中 。
“春江花朝秋月夜 , 往往取酒还独倾 。 ”“待到秋来九月八 , 我花开后百花杀 。 ”……比赛过程中 , 姜震在飞花令环节潇洒自如地说出了一句句古诗 , 精彩的表现让观众记住了20岁的他 , 他和父亲诗一样的关系也让人们羡慕不已 。
3月22日晚 , 顶端新闻采访人员拨通了姜震的电话 。
受父亲影响 , 他四五岁时就对诗产生了兴趣
获得《2022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后 , 姜震兴奋地大喊 。 台下的父亲也激动地站起来为姜震鼓掌 。 父亲勉励他:“这次总冠军是一个新的开始 , 雄关漫道真如铁 , 而今迈步从头越!”姜震喊道:“姜震明白!”随后父子二人相对敬礼 , 令无数观众动容 。
如今他回忆那一刻 , 依然感觉“像做梦一样 , 完全没想到” 。
比赛结束后 , 父亲告诫姜震 , 拿到了总冠军也不要沾沾自喜 , “中华诗词这座宝库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 我们穷其一生也不能把浩如烟海的典籍读完 。 而且我们的人生还特别长 , 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 , 要继续坚持自己的爱好 , 在诗词的世界中不断探索 。 ”
和很多孩子一样 , 姜震最先会背的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 受父亲的影响 , 四五岁时的姜震就对诗产生了兴趣 , 觉得句式整齐的句子读起来很好玩 。 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 , 他们总是聚少离多 , 虽然经常见不着面 , 但父亲和姜震通电话时会聊诗歌 , 聊各自喜欢的诗人 , 诗词便成了他们交流的纽带 。
在姜震心中 , 陆游的“暂别亦不恶 , 益重父子情” , 是对他们父子关系恰如其分的描述 。
诗词文化离我们并不远 , 其实就在身边
在姜震看来 , 诗词文化离年轻人并不远 , 并且就在日常生活中 , 平时说的顺口溜就可以看成是诗歌的一种初级形式 。 姜震说:“疫情发生以来 , 很多地方要做防疫宣传标语 , 虽然称不上是诗 , 其实也可以认为有了诗的雏形 。 我们读古人写的诗 , 比如陶渊明 , 也是只能感觉到押韵 , 因为当时并没有形成格律 , 诗歌中严谨的平仄格律是在唐朝之后才形成的 。 ”
从喜欢诗词到创作诗词 , 姜震自有想法 。 因此 , 初中时 , 姜震就自学了王力的《诗词格律》 , 了解了诗词创作的基本规范 , 从此慢慢入了门 。
【|诗词大会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在河南读大学的姜震:诗就在日常生活中】姜震最佩服的是南宋词人姜夔 , 能够把仄韵的《满江红》改成平声韵 , 说明姜夔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 , 这是同时代的词人难以企及的 。
“诗词在古代都是可以当成歌曲来演唱的 , 尤其是词 , 一首词牌就是一种曲谱 , 姜夔可以创作词牌 , 别的词人不能 , 这是我特别佩服他的一点 。 ”姜震说 , 他最喜欢的一首词是姜夔的《暗香》 , “长记曾携手处 , 千树压 , 西湖寒碧……”用词精致 , 格律巧妙 , 又饱含着丰富的感情 。
在郑州时 , 他最喜欢泡图书馆、逛博物馆
在父亲的影响下 , 姜震高考报考了铁道警察学院 , 计划“子承父业” , 毕业后当一名铁路警察 。 在业余时间 , 姜震最大的爱好就是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 , 以及逛郑州的各大博物馆 。
除了诗词 , 各类文学书籍也是他的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