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手抄本,陶渊明有多种解法( 二 )


所以 , 我们并不知道苏轼是寻找一个真实的陶渊明 , 还是一个在他心目中理想的陶渊明 。
除了诗文 , 就没有别的旁证了吗?田晓菲在书的第二章便举了历史上有关陶渊明的最权威的四种不同传记 , 通过分析和比较 , 我们惊讶地发现:陶渊明是一个模糊的形象 , 他原来固定的模样 , 在真实中有点站立不稳 。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 , 陶渊明在他那个时代并不有名 , 他的出名是在唐宋以后 。 所以 , 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流传很少 。 第二 , 即使是陶渊明的四种不同传记 , 主要素材也都来自陶渊明自己写的文章《五柳先生传》 。 但这是不是陶渊明真实的自己 , 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议 。 于是 , 在各种有意还是无意的包装和宣传中 , 陶渊明变成了一个超拔的、非比寻常的、扁平化的形象 。
在《尘几录》里 , 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第六章:实丨石证 。 田晓菲有意把读者的注意力转向江西庐山一块叫“醉石”的石头 。 据说 , 陶渊明某次喝醉酒 , 曾在上面躺过 。 这个子虚乌有的事情 , 后来逐渐被演绎成一件真实的事:有人发现了醉石 , 有人发现醉石还不止一块 , 有人在上面题字刻诗 , 有人则庄重地把它写在《庐山志》和各种文集里 。
于是 , 醉石就变成一个寓言:哪怕像石头这么坚固、可触可感的实物 , 也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变得充满谬误 , 变形而不可琢磨 。
而这也是田晓菲想提醒读者的 。
尽管陶渊明不知道一块醉石因为自己而产生那么多的故事 , 但这种无常 , 是他所熟悉的 。 他亲历过各种各样的无常 , 又把这种无常写在诗歌里 。 因此 , 我们才能在陶渊明的诗歌里看到无常 , 也看到对无常的超越 。
对此 , 如果有人想问 , 今天的我们已经远离了手抄本的时代 , 还会重复相似的境遇吗?田晓菲的回答是肯定的 。 她的理由是:“虽然互联网文化缺乏物质实体 , 它却和手抄本文化具有根本的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多维的 , 都缺少中心 , 缺少稳定感 , 缺少权威 。 这种变化令人不安 。 但是 , 它也可以给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 。 无论手抄本文化 , 还是互联网文化 , 其实都是人类处境的寓言 。 ”
田晓菲看到了互联网文化和手抄本文化的问题 , 但也没有否定它们的优点和长处 。 这是一个严谨学者治学的应有态度 。
在《尘几录》里 , 我们看到一个世故的陶渊明 , 一个天真的陶渊明 , 一个矛盾的陶渊明 , 一个单纯的陶渊明 。 但这就是真实的陶渊明吗?
需要提到的是 , 在这本书里 , 田晓菲对陶渊明的诗歌文本做了许多精彩的分析 。 但有些分析 , 笔者仍持有保留态度 。 陶渊明真是田晓菲说的那样的吗?也不一定 。 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仍在寻找的路上 , 《尘几录》不是终点 , 也不是结束 。 但没有关系 , 这不妨碍此书的魅力 。
田晓菲曾解释 , 为什么她给这本书取名《尘几录》 。 这是借用了北宋名臣、学者及藏书家宋绶的一句话 , “校书如拂尘 , 旋拂旋生 。 ”
【|拂尘手抄本,陶渊明有多种解法】在尘几之上 , 在落满了灰的桌子上 , 学者不停地拂拭覆盖其上的尘埃 , 想看到真相 。 而更多的尘埃正在生成 , 正在落下 。 但学者并没有放弃 , 擦拭是他的使命 , 他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