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 八 )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
文章图片
麦积山石窟修复工作者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
文章图片
麦积山石窟修复工作者
2000-2005年开始的麦积山石窟渗水治理工程对部分洞窟的渗水状况有比较明显的缓解 。目前,正在开展二期渗水治理工程的前期勘察工作,已完成赋存环境、渗漏区域、文物本体劣化病害等前期现场调查研究,对降雨和渗水的响应关系、水的补给方式、渗流路径等正在开展研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但是,根据石窟寺渗水治理的经验,我们初步确定了“窟内以堵为主,窟区以排为主”的原则,认识到石窟寺渗水的复杂和艰巨,渗水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
五、遗产展示与未来展望
复旦文博系学生提问:以往我们都是以“东方雕塑馆”来定位麦积山石窟,后来我们发现这样的定位存在问题 。我们希望以一种活态的、整体的或者说文化景观的视角重新认知麦积山,但是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僧侣、居民等营建主体已经逝去,只剩下麦积山石窟以及当地环境 。请问老师,现在的麦积山石窟保护涉及到哪些主体,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去定位麦积山石窟?
张铭:提及这个话题,大家不妨看看我们这次座谈的海报,其实这张海报上的旧照片是当年日本人拍摄的场景,石窟、寺院、塔林、戏楼同时出现在这个场景中,而这个场景不复存在 。现在大家看到的麦积山石窟,只留存着洞窟与佛像 。我们对麦积山石窟的历史缺乏完整性的认识,比如石窟寺是如何营造形成;围绕这个中心点,营建、礼拜以及相关活动又是如何运转的;有多少人参与它,供养它 。这些问题试图呈现:在历史时期麦积山石窟的各类活动是一个循环互动的关系 。我们现在研究的石窟寺价值所依靠的物质载体,无论是壁画、建筑或是雕塑作品,都是单向和孤立的研究 。不能否认的是,石窟寺经过漫长的历史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其所形成的过程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 。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
文章图片
麦积山的新与旧”海报设计
正如提出的石窟寺理论建设问题一样,自从宿白先生建立起一套模式体系之后,考古学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 。后人难以超越宿白先生的高度,只能在原有的模式上进行修补和填充,这表明之前的方式和理论,需要重新思考与反省 。在国家最新出台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中,对石窟寺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这意味着国家正在思考石窟寺的理论建构,思考石窟寺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理论体系建构中,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符号及其表现方式 。
这个问题和前面一脉相承 。我们今天所应该做的,是找到基层和理论构建之间比较好的契合点,并且要从历史的视野出发 。如今的麦积山石窟已经不复从前,僧人、工坊、窑址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它作为一个单纯的遗址点,已经失去了原先活动或者内在循环性 。麦积山石窟功能的改变与弱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真实现状 。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需要思考造成遗产功能变化的内在原因,以及石窟寺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 。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