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剧说》
【清】焦循 撰
陈居渊 徐宇宏 校点
凤凰出版社
2020年12月
内 容 简 介
众所周知焦循是清代中期的一名大儒 , 一生精通经学、易学与算术 , 著名的《孟子正义》便是出自他之手 。 不过千万别以为他就是个老学究 , 除了学术 , 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狂热戏迷 。
出生扬州的他从小耳濡目染 , 童年时期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看戏 。 8岁的时候就追上星了 , 台前幕后的追着戏曲演员跑 。
【焦循|每周一籍丨江苏文库·精华编之《剧说》:“剧说”很精彩!】在焦循的回忆里 , 家乡的街头巷尾总有搭台演出的戏班 , 前日演昆曲《双珠》《天打》 , 次日演《清风亭》 , 附近四乡农夫、渔人闻讯赶来观看 , 欢聚一场 。
本文图片
焦循画像
到了暮年 , 这种爱好依然持续 , 他还带上一家老小 , 荡于北湖之上 , 沿湖观阅湖滨棋布的戏台 , 并写诗《观村剧》记录看戏的欢乐心情 。
他的儿子焦廷琥曾在《先府君事略》中记道:“‘花部’演唱 , 村人们每就府君询问故事 , 府君略为解说 , 莫不鼓掌解颐 。 ”焦循还注意向别人讨教 , 潜心搜集地方戏曲见闻 。
嘉庆十年(1805) , 这位骨灰级戏迷完成了戏曲论著《剧说》6卷 , 并在长期生活的体验积累中 , 酝酿撰写出专著《花部农谭》 。
《剧说》是我国戏曲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 , 也是焦循众多戏曲著作中成书时间最早、内容最为庞大的一部 。 主要纂辑汉、唐以来一百五十余家论曲、论剧的杂录 , 记载了流传在乐府、梨园、教坊、青楼、乐户中的一些遗闻轶事 , 考察了一些故事来源 , 分析研究了一些古典剧、曲 。 对戏曲方面某些问题的渊源与演变、角色命名的由来和含义 , 也作了探讨 。
本文图片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 , 地处交通要冲的“淮左名都”扬州 , 是全国南方戏剧中心 。 众多剧种声腔竞相荟萃 , “花”“雅”之争 , 纷呈异彩 。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记载:“两淮盐务 , 例蓄‘花’、‘雅’两部 , 以备大戏 。 ‘雅’部即昆山腔 , ‘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 , 统谓之乱弹 。 ”
那时 , 新兴的“花部”剧目 , 被清统治者视为有伤风化 , 被文人鄙薄 。 独有少数进步的文士学者 , 敏锐地看到了“花”“雅”之争后的文化价值 ,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焦循 。
焦循书中的许多观念 , 如今看来也十分有益 。 比如他对戏曲情节的论述:一是要“尚奇”其二是要“有所本” 。 戏曲情节总是很“奇” , 焦循喜欢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 , 他评价《西游补》一书时说:“俱言孙悟空梦游事 。 凿天、驱山 , 出入庄老 , 而未来世界 , 历日先晦后朔 , 尤奇 。 ”
但焦循并非一味地追求戏曲情节的奇特 , 在“尚奇”的同时 , 他还要求戏曲的情节要“有所本” 。 他竭力反对剧作家“杜撰”出来的作品 , “真也者 , 切实不浮 , 感人心脾之谓也” 。 他认为:“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 。 如其未有 , 则急急传之 。 否则枉费辛勤 , 徒作效颦之妇 。 ”
- 知识界|中新观陇·每周一词: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N号房追踪记@每周一书 篇一百三十三:《N号房追踪记》,谁是吹哨子的人?
- 唐寰澄&每周一书 篇一百三十一:“桥是路的延续”,一本有温度的桥梁史。
- 生活$每周一书 篇一百二十九:两个人生活,两种思维的碰撞
- 权力@每周一书 篇一百二十八:是极简,还是低欲望?看完ins21位达人后不忍直视
- 爱国心$每周一书 篇一百二十六:《中国兵器史》,有所遗憾,但物超所值
- 懵懂&每周一书 篇一百二十五:雍正“朕知道了”的可爱懵懂背后,是内向为王,也是事必躬亲。
- 基督教@每周一书 篇一百二十四:1891年,林肯就任、咸丰驾崩,湘军攻入安庆
- 苹果公司@每周一书 篇一百二十三:《一本书读懂财报》,让你知道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 作者&每周一书 篇一百二十:你读的诗歌,不一定是作者写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