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世间》后程滑坡靠什么让观众留步

《人世间》后程滑坡靠什么让观众留步
◎杨劲松
原著党对58集《人世间》肯定是不满的 , 但电视剧就是独立文本 , 不问来处 。 《人世间》形成近年国产剧收视高峰 , 说明中国电视剧一旦回归现实主义创作轨道、一旦抒写直通人心的中华传统美德与哲学光照的好人情怀、一旦遵循电视剧的戏剧美学传统 , 观众就会以最大的包容与热情去追随 , 奉上热泪与好评 , 即便它存在诸多遗憾 。
小说《人世间》是梁晓声基于个人史的普世创作 , 同名电视剧也是李路导演的作者表达 , 准确说是2021年的作者表达 。 给抗美援朝烈士后代分房、周楠见义勇为死于美国、苏联航母给周秉义机会救活军工厂、冯化成出走法国 , 剧中这些国际远景符号都具有明显倾向 。 生于长春的李路 , 将原著背景从哈尔滨改到长春 , 切割了原著中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内涵 , 将周秉昆清晰定位为无文艺气息的工人形象 , 熟悉的生活有利于导演的艺术再现 , 也便于建构周秉义、周蓉与周秉昆三兄妹形象的阶层差异 。
《人世间》前20集确实好 , 成功奠定了全剧的总体气质 , 牢牢抓住观众汇聚成《人世间》的收视洪流 , 最后18集产生了意料中的滑坡 , 但并未影响观众的总体体验 。 尽管电视剧中很多主要角色的人物命运不如原著中在跌宕起伏间表现对时代的思辨深刻 , 但编导自圆其说 , 保证了电视剧独立文本的相对完整 。
该剧的中部是一出青春的悲剧 , 围绕周楠的短暂生命的最后时光展开 。 在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后 , 周楠与表妹冯玥青梅竹马的亲情 , 成为水到渠成的爱情 , 却遭遇父辈的反对;骆士宾与郑娟的宿怨 , 秉昆、周蓉对于郑娟贞洁的维护 , 光字片成为无形的道德审判者 , 他们成为历史与社会的威严的注解 。 周楠与冯玥这对代表未来的恋人 , 与这张庞大的历史潜网抗争 , 周楠的死是偶然 , 他与冯玥的幸福未来被扼杀是必然 , 如同郑娟只有在子亡夫危之刻才公示伤疤 , 那张潜网最终破碎不堪 。
骆士宾的金钱帝国与郑娟、周秉昆的亲情王国的对抗 , 使得周楠选择了自我奋斗 , 在去美国的机场安检处 , 周楠对骆士宾叫出了“爸” , 他过安检双手举起不仅是向血缘投诚 , 更是对父辈历史钩沉的释怀与放飞 , 体现了年轻一代的道德宽度 。 周楠与冯玥的爱情戏格外动人 , 爱而不得的伤痛 , 散发出青春理想主义光芒 。 令人心碎的还有暗恋周秉昆的孙小宁 , 甚至拐走冯化成的女诗人王紫对周蓉说她的本名叫王玉玲 , 这份坦然 , 不乏光泽 , 她俩的抗争与抉择都散发着爱的尊严 。
该剧最后篇章放弃了写苦难破碎之心的修复 , 放弃了写代表历史与未来的两组人物各自裂痕的弥合 , 落笔在清官周秉义的最后时光 。 其实光字片的拆迁 , 也是“以拆写合”的一次机会 , 但编导又放弃了 。 戏剧事件的选择流于外在与俗套 , 就难以抵达人物内心深处 。 特别是将秉义、秉昆这对亲兄弟作为拆迁事件中的矛盾主要关系来处理 , 很难形成具有超越戏剧障碍的观众期待 , 因为我们的观众每天面对的是自媒体发布的同样的社会事件的分享 , 也曾对《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这样的电视剧的艺术真实所津津乐道 , 一旦官民冲突或因果关联牵扯到血缘 , 这就对编导提出更高要求 , 显然 , 《人世间》最后一笔还是低于观众经验累积的高度 。 周秉昆出狱后一言不合就出手的重复描写 , 人物塑造扁平简化 , 给批评该剧烂尾的观众提供了论据 。
该剧后部处理最好的是探监周秉昆的数场戏 , 同一场景、同一行为 , 不同人物探监展现出时光的变迁 , 信息广度与情感深度很丰满 , 符合电视剧室内戏剧的基本美学规范 。 这种手法还颇得中国戏曲的叙事美学秘诀 , 越剧《梁祝》最著名的“十八相送”是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 , 边走边唱 , 把祝英台的春心风情、梁山伯的憨傻不解全唱透了;后来梁山伯知道祝英台性别真相 , 下山去祝英台家求亲 , 在相同的场景里回味“十八相送” , 这折“回十八”同样是越剧经典唱段 , 情感抒发酣畅淋漓 。 台湾电视剧《想见你》《华灯初上》也有同样的表现手法 , 于简约情节里紧打慢唱 , 工笔白描刻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