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传诵千载 “浮梁茶”香溢神州( 二 )


“浮梁为朝廷贡献了重要的税赋 , 在当年的经济地位就好比现在的百强县 , 所以浮梁知县的品级高配为五品 , 远高于一般的七品 。 ”李新才说 。
文化学者胡平在《瓷上中国》一书中对唐宋年间浮梁县的地位亦有描述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全国有县1573个 , 分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 。 京都所治为赤县 , 京之旁邑为畿县 , 其余则以户口多少、富裕程度而定 。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全国有县1234个 , 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 , 大抵划分标准与唐相同 。 并无地理优势而言的浮梁 , 在唐代列上县 , 在宋代前移为紧挨京畿的望县 。
五品县衙并非浮梁仅有 , 但是像浮梁一样在千余年时间里延续五品等级的却十分少有 。 据《浮梁县志》记载 , 清同治十年(1871年) , 浮梁县令李嘉瑞更是“钦加四品衔赏戴花翎署浮梁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 。
如今我们看到的浮梁古县衙重修于清道光年间 , 面积5万余平方米 , 漫步其中 , 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威严气派 。 古县衙墙上的一面展板介绍了从唐至清不同朝代对茶税征收的规定 。 清朝的茶叶税收 , 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出口 。 1886年 , 茶叶出口占当时清政府外贸总量的80% 。 在对外贸易中 , 浮梁所产茶叶 , 和安徽祁门、东至等县所产红茶因品质相近而统称为祁红 。
盛衰无定时 , 祖业有传人
从清末开始 , 浮梁历史的笔锋由浓转淡 。 1911年前后 , 浮梁县境内的茶商茶号约有200户 , 1936年 , 浮梁还有60多家茶号 。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当地茶号数量跌入低谷 。
20世纪50年代 , 浮梁红茶经历过一段短暂的黄金时期 。 当时 , 国家抽调了茶界泰斗黄崇焘、发酵能手潘国太等人 , 研发出的一级工夫红茶“孚钉”出口到苏联被确定为“祁红珍品” , 至今仍为茶界所称颂 。
王永峰是浮梁工夫红茶非遗传承人 , 师承黄崇焘学习制茶 。 他一边沏茶一边向我们娓娓道来 。 1870年左右 , 红茶制艺开始流传至安徽祁门、江西浮梁等地 , 浮梁很快成为位居国内前列的少数红茶产销大县之一 。 其中 , 浮梁“天祥”茶号所产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金奖 。
王永峰谈到当年盛极一时的“孚钉”充满自豪感 ,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 , 一吨“孚钉”红茶可换来数十吨钢材 , 开创了浮梁与祁门并列特级红茶的时代 。
关于“孚钉”名称的由来 , 王永峰说 , 以前工人为了节省时间省略了“浮”的偏旁 , 写成“孚”字;“钉”的“金”字部源于用五行显示茶叶等级 , “金”表示最好的等级 , “丁”则是第四批次 , 是当年研制成功后送去上海茶叶进出口总公司茶叶的批次号 。
颇为可惜的是 , 20世纪60年代中期 , “孚钉”的生产工艺被荒废 , 许多制茶人改行 , “孚钉”在盛极一时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 21世纪初 , 浮梁部分国营茶厂经济效益下滑 , 许多工人下岗 。
目前 , 浮梁县有茶企90余家 , 全县茶叶产量约9000吨 , 与全国茶叶年产量约290万吨相比 , 所占比重已微乎其微 , 但茶叶依然关系到浮梁千家万户的生计 。 据统计 , 浮梁县常住人口约28万人 , 其中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 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茶产业 。
世代以茶为生的王永峰 , 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的茶园外出闯荡 , 开过服装厂、汽车运输队 。 十多年前 ,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他回到家乡 , 看到曾经盛名在外的茶厂日益凋敝 , 清明时节最好的茶叶没人要 , 只能烂在茶农家里无人问津 , 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涌上他的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