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熟悉皮克,理论知道翡翠皮克哪些赌涨机会大,这篇文章很有用( 三 )



四、水翻沙皮



山石 , 表皮有水锈色 , 一片片或一股股 , 少数呈黄色或黄灰色 。 多见为老石种 , 颜色黑、黄、灰都有 , 但沙粒一般不太好 , 因为出产这种水翻沙的场口比较杂乱 , 底水一般 , 主要区分点是皮上有无水锈 。 有代表性的是会卡的萍皮水翻沙 。 要特别注意 , 其沙是否翻得匀称 。 会卡的水翻沙皮子很薄 , 可以借助光亮透过皮子照色 。
五、杨梅沙皮



山石 , 大小不等 。 色似杨梅红 , 也称杨梅沙皮 。 出产这种沙壳的场口比较多 , 有摆上桥、香公、大马坎、穷瓢、马那、摩哥地等 , 中等石种 , 多见牛血雾 , 一般为豆底 。 若是壳上出现褐色的槟榔水锈 , 其色就很不好 。 杨梅沙皮有的带槟榔水(红白或红黄相间) 。 主要场口为老场区的香公、琼瓢 , 大马坎场区的莫格叠 , 马那也有少量 。

六、黄梨皮




山石 , 皮黄如黄梨 , 皮薄 , 微微透明 。 打光即可看见内含的颜色 , 切割后 , 绿色黄味足 , 显鲜亮活放 。 是大马坎最具代表性的块体!含色率高 , 多为上等玉石料 。


七、腊肉皮



水石 , 皮壳形似腊肉 , 因而叫做腊肉皮 , 光滑而透明 。 皮壳有厚有薄 , 种底有粗有细 , 一般不透明 , 属中等翡翠 , 出产场口比较多 。 含翠色者却少见 。



八、老象皮



山石 , 灰白色 。 形似老象皮 , 浅灰色 , 皮壳起皱 , 触摸时手感带刺 , 这是风化的典型表现;这种皮的石种较好 , 是原生沙壳 , 切割后多见半透明的玻璃底 , 是皮壳中的上等 。 主要产自老帕敢 。



九、石灰皮



山石 , 产量丰富 。 主要产在老场区、后江场区、小场区的第三层 , 小件头居多 。 其中后江和莫罕场口的黑乌沙略略发灰 , 也称灰乌沙 。 老帕敢的乌沙黢黑如煤炭 , 表皮并覆盖有一层黑蜡壳 , 称黑蜡壳 。 莫罕、后江、南奇也有黑蜡壳 。 老帕敢和南奇的黑乌沙容易解涨 , 是抢手货 。 但必须善于找色 , 因蜡壳盖着沙 , 不易辨认 , 须仔细寻找 。

十、铁锈皮



山石 , 表皮有铁锈色 , 它可以出现在不同颜色的沙壳上 , 一条条宽窄不等 , 有的是片状走向 , 有的是块状 。 铁锈壳如果沙粒适中 , 翻得有力而规整 , 切割后底和色都好 , 不怕底灰 , 只怕无色 , 一经有色 , 色必是又翠又水 。 但要注意 , 多数底灰 , 如果是高色 , 则必是上品 。 主要产自老场区的东郭场口 。



十一、脱沙皮



山石 , 黄色 , 表皮容易掉沙料有的慢慢变白 。 这是双层沙壳 , 是原生沙壳与次生沙壳共生的典型品种 。 脱去一层还有一层 , 颜色多为一层白 , 二层黄或者红 。 老石种 , 主要场口在东郭 。 黄沙切割后多为白水底 , 有阳豆色 。 红沙切割后 , 多见擂化底 , 有正色 , 但偏暗 。 主要产地为东郭和老场区 。



十二、洋芋皮



半山半水石 , 皮薄 , 透明度高 , 底子好 。 皮色土黄 , 切割后半透明 , 糯化底 , 产于大马坎和莫帮洼场口 。 多产于老场乐的那莫邦凹场口 。



十三、铁沙皮



山石 , 底好 , 外形类似鸡皮沙 , 但看上去分外坚硬 。 铁是指沙紧 , 多见为土白色 , 切割后为细豆底或糯化底 。 这是一种少见的老种 。 数量不多 , 主要产于老场区 。
常见的易出高货的翡翠皮壳有哪些?

翡翠原石常有一层风化壳 。 由于风化壳的存在 , 以致无法观察到翡翠内部 。 而对翡翠原石的鉴定则主要是通过观察风化壳表面出现的各种现象 , 今天大概收集了一些常见的 , 容易赌出高货的赌石皮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