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兵剑书法”来看书法与美术的关系——对话著名书法家卧牛斋主都兵剑先生

都兵剑 , 号卧牛斋主 , 剑兰客厅掌门人 , 当代著名书法家 , 其书法作品被称之为“兵剑书法” 。 共和国同龄人 , 出生于太行之巅一一山西陵川 。 曾戎马军旅20载 , 后创办北京鸿都书画院 , 研究探讨和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 先后发表书法专集《翰墨剑情》、《兵剑书法作品集》 , 中篇小说《岁月留痕》 , 散文集《手机上的歌》 , 回忆录《兵行》等文学艺术作品 。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 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 。 其“中国书法” , 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
如果以美术的观点来定义书法的话 , 那很不容易了解书法 。 在现代社会 , 应用书法也是相当重要的 , 可是在没有“文化书法”的基础上讲求“应用书法”的话 , 那是没有希望的 。
长期以来 , 书法主要作为东亚地区的一门独特的艺术 , 之所以遇到危机 , 是因为西方现代派绘画等艺术进入中国、日本、韩国之后 , 使得书法忽然被划归为美术之属 。
比如 , 一些大学书法专业所招的博士生、硕士生都是挂靠在美术学下边 。 这样一来 , 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形式结构艺术、行为艺术、美术造型或非文字的艺术 , 甚至是一些搞笑、做秀的“反艺术” 。 这些使得书法在全球化中强行纳入西方体系 , 而成为一种与西方行为艺术、波普美学以及一系列后现代艺术因素相关的既奇又怪的艺术 。
书法是汉字文化圈独特的艺术 , 是西方所没有的 。 书法就是书法 , 用西方的人文艺术来代替或说明书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书法必须以书法自身的环境、观点来了解书法 。 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师 , 比如苏东坡、黄庭坚 , 他们在开始写书法之前 , 先要培养自身的人格、学问以及文化素养 , 而不是从外在的形式、技巧以及美术的构图方式进入书法的 。 只有具备真正的文化涵养才能搞书法 。 以西方的艺术观念来理解书法的话 , 是没有前途的 。
有些论者认为 , 画与书法同体 , 是由书法演化而来的 。 同时 , 也有书生于画之说 。 书(文字)画同源同体 , 或书出于画 , 或画出于书大多为似是而非之说 , 值得认真清理 。 上古诗文舞是“同体”不分的 , 而书与画则不同体 。
象形文字的特殊性在于 , 一旦创造了某个字形之后 , 就成了相对固定的记事符号 。 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 , 已经不是以象形为其主要特征 。 而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 是远远在汉字成为成熟文字之后的 。
可以说 , 随着象形文字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逐渐地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 , 人们也提高了对于线自身表现力的认识 , 并逐渐发展用毛笔的技巧 , 形成了独立的书法艺术 。 书法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 , 是汉字抽象化逐步完成的过程 , 是汉字逐步以至彻底摆脱形象羁绊的过程 。
汉字的象形因素越少 , 书法艺术就越趋成熟 , 其表现力就越强 。 可以认为 , 书(文字)与画相分 , 是发生在人类创造了表意文字以后 , 这时图画才得以与文字分道扬镳:“文字”成为实实在在的概念“符号” , 逐步褪去图画的外衣;图画摆脱了文字硬加在身上的桎梏 , 也逐渐向名实相符的"绘画"(艺术)进化 。
举例来说 , 唐代的吴道子 , 宋代的范宽、马远等画家很少写书法 , 在他们的画作上也几乎看不到题字或名字 。 到清代虽出现了题款 , 但我们只能称之为画家的字 , 它仅仅是画的一部分 , 而不能称之为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