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新民艺评|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

2011年2月19日 , 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去世 , 享年89岁 。 光阴荏苒 , 今年3月26日正是她的百年诞辰 。 关于大师的价值 , 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早在11年前就说过:“袁雪芬不仅属于中国的戏曲界、戏剧界 , 她还是一个文化的巨人 。 ”的确 , 出众的才华、精湛的技艺、杰出的创造自不待言 , 袁雪芬的艺术思想、改革精神及其成果 , “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 。 这就是大师超越了技艺、升华到文化层面的地方 。
越剧|新民艺评|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
本文图片

一力构建“新越剧”
越剧诞生至今 , 也只有一百年出头 。 袁雪芬于上世纪30年代初出道 , 先在杭州等地演出 , 1938年来到上海 , 与“闪电小生”马樟花合演《梁祝哀史》 , 被誉为越剧“新后” 。 然而马樟花于1942年不幸去世 , 袁雪芬痛失搭档 , 一度回乡 。 当她再次应邀来沪时 , 已打定了建设“新越剧”的主意 。
早期的越剧是没有剧本的 , 艺人演出前依靠“说戏先生”为其讲解、安排 , 上台之后全靠自己发挥 。 袁雪芬觉得这样很难保证质量的稳定 , 必须改革 , 于是将自己的大部分包银用来聘请编剧和导演 , 成了越剧界第一个彻底取消“幕表制”的人 。 她对编剧有明确要求——写新戏力求雅俗共赏 , 改老戏尽量去粗取精 , 努力提高越剧的格调与品位 。 她对演员也有明确要求——一个戏在排演阶段 , 所有演员都可对剧本提意见、作修改;一旦上台则须按剧本规定的内容精确到位地表演 , 从而杜绝了演员因临时想词而不免产生的仓促和粗糙 。 同时 , 袁雪芬在化妆、舞美、灯光等方面也作了大量创造性变革……
就这样 , 袁雪芬把话剧、电影等艺术样式的优质元素提炼出来 , 加以吸收消化 , 融入到越剧的编、导、音乐、舞美等各方面 , 完成了越剧的全方位改革 , 综合性地提升了越剧的艺术能力和文化品位 。 在袁雪芬和她的“雪声剧团”引领下 , 其他越剧名角和剧团纷纷聘请编导、改革舞美 , 加入了构建“新越剧”的行列 。
“袁派”领风气之先
戏曲重唱 , 唱重运腔 。 越剧的唱腔最早源于嵊县民歌、小调和佛曲 , 又吸收了杭州、湖州的“湖调”以及绍兴大班的曲调 , 形成了最早的唱腔体系 。 进上海后 , 艺人们模仿京剧戏班 , 配上锣鼓丝弦 , 产生了适合女声演唱的“四工调” 。
1943年11月 , 袁雪芬演出《香妃》 , 当演到人物惊见丈夫之死时 , 袁雪芬唱道:“我那苦命的夫呀!”音调脱离了“四工调”的范围 。 琴师周宝财也调整了琴弦 , 使用“亮弦”并以碎弓奏出 。 唱得哀怨凄楚 , 奏得深沉低回 , 更有许多观众跟着“香妃”悲泣流泪 。 这个定弦在工尺谱中称作“合尺” , 袁雪芬的新腔“尺调”由此得名 。
“尺调”系从“四工调”发展而来 , 适用于高中低各个音域 , 此调不久流行 , 逐渐成为新的越剧主腔 。 袁雪芬在此后的演出中 , 大多以尺调为基调 , 创造了众多名段 。 对于戏曲剧种来说 , 一个新腔的出现 , 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 在“尺调”上建立起来的“袁派”唱腔 , 旋律淳朴 , 感情深沉 , 委婉缠绵 , 韵味醇厚 , 不仅在越剧表演艺术上独标高格 , 更对越剧流派的丰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戚雅仙的“戚派”、张云霞的“张派”、金采风的“金派”、吕瑞英的“吕派”等 , 均由“袁派”脱化发展而来 。 作曲家刘如曾评“尺调”的价值为“一个调发展了一个剧种” , 诚如所言 。
越剧经典《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