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历代公认最好的清明诗居然是这首……( 二 )


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儿?在“飞”字 。 为什么要写无处不飞花 , 不写无处不开花呢?因为开花就是开在地面上 , 是平面的 , 而飞花 , 则是从地上又飞到天上 , 这就是一幅立体的春光图了 。 而且 ,“开 ”字多呆 , “飞 ”字多灵动啊 , 春风卷着缤纷落花 , 春风也卷着柳絮杨花 , 春风浩荡 , 春花飞舞 , 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啊 。
一个“飞”字 , 诗眼就出来了 。 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 , 但是知道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句话 , 这就是炼字的力量 。 要知道 , 寒食在春分之后 , 已经算是晚春了 。 正是“草木知春不久归 , 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时候 , 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 , 马上 , 整个长安城春深如海、飞花扑面的景象如在眼前 , 真是一幅又轻盈、又壮阔的长安城春日全景图 。
02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 。 这是从全景转到细节了 。 东风浩荡 , 吹遍了长安城 , 当然也吹进了皇宫御苑 。 御苑中的柳丝随风起舞 , 斜斜地飞上了天 , 这就是 “寒食东风御柳斜 ” 。 本来 , 风是无形无影 , 最难描述的 , 但是 , 这两句诗 , 通过花之飞、柳之斜 , 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风的力量 。
而且 , 随着这句“寒食东风御柳斜 ” , 整个春光图也找到了一个焦点 。 焦点在哪儿?在皇宫 。 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焦点 , 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 这里的东风 , 真的就是指自然界的春风吗?其实在古代 , 春风往往不仅仅指春风本身 , 它还有帝王的意向 , 那在这首诗里 , 是不是也如此呢?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历代公认最好的清明诗居然是这首……
本文图片

01
再看下句:“日暮汉宫传蜡烛” 。 这是从风景转到人的活动了 。 焦点既然在皇宫 , 那么 , 皇宫里的人在干什么呢?“日暮汉宫传蜡烛 ” , 这里诗人用的是汉宫 , 以汉比唐 , 是唐诗的传统 , 所以这句“日暮汉宫传蜡烛 ” , 就是傍晚时分 , 从唐朝的皇宫里走出了马队 , 传出了蜡烛 。
那皇宫里为什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寒食节和清明节的风俗了 。 按照唐朝的制度 , 寒食节这天 , 全国上下不能举火 , 只有皇宫特殊 , 可以点蜡烛 。 那为什么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当时的另一个制度了 。 唐朝风俗 , 清明这一天由皇帝宣旨 , 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 以示恩宠 。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 赐近臣新火是在清明节 , 而天下禁火 , 只有皇宫可以点蜡烛是在寒食节 。
我们刚刚说过 , 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一两天 , 所以 , 这里面本来是有一两天的时间差的 , 可是皇帝为了表明额外的恩宠 , 在寒食节的当晚就借赐新火这个风俗 , 往皇宫外赏赐蜡烛了 , 这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 。 那么是谁得到皇帝如此特殊的恩典呢?
02
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 。 所谓五侯 , 有两个说法 , 一个是说 , 西汉成帝时 , 外戚尊贵 , 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都封为侯 , 合称五侯 。 另一个说法是说 , 东汉桓帝时 , 宦官势力强大 , 五个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同一天都封了侯 , 也叫五侯 。
不管韩翃在这里用的是哪个典故 , 得到恩典的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 。 因为寒食禁火 , 到了傍晚 , 整个长安城都暗淡下来了 , 这时 , 一队人马从皇宫里出来 , 举着高高的蜡烛 , 飞奔而去 , 蜡烛的轻烟也随风飘散 , 一路飘向了权贵人家 。 这两句写得真传神 , 让人如见蜡烛之光 , 如闻轻烟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