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世界文明之源——木刻文化

写在前面:
自2015年末偶遇刚刚海外归来的木刻艺术大家周东申先生 , 惊诧于其木刻技艺的高超和精细 , 我便对木刻这一技艺与艺术产生了无比的好奇 。 几年来 , 从有感于木刻的刀味木味 , 到追根于木刻的千年历史 , 研究、探讨 , 感慨万千 。
翻阅大量史料和记载 , 不仅为古人的木刻技艺发明发展的智慧叫绝 , 更为木刻技艺的千年发展、传承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和辉煌历史而赞叹 。 奇怪的是 , 偌大的互联网竟然查不到“木刻文化”这一词汇 , 究其原因 , 也许是因木刻而形成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 , 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世界的科技进步 , 而忽略了它的“文化属性”……今日将内心对中国木刻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伟大功绩一一阐述 , 希望引起大家对“木刻文化”这一国宝历史的重视 , 也希望抛砖引玉 , 与更多的挚友深入探讨 , 更希望中国优秀的“木刻文化”代代相传 , 发扬光大!
——东申文化傅媚
木刻文化历史悠久 , 内涵丰富 , 独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 纵观木刻文化的前世今生我们会发现 , 木刻文化经历了从“成教化、助人伦”到美育独立的两个阶段 , 这两大功用 , 既让木刻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力能扛鼎 , 也让其在艺术之林中大放异彩 , 吸引人们在追溯它辉煌历史的同时 , 审视和体悟其独特魅力 。
一、什么是木刻
木刻 , 指在木板上进行刻画的技术或艺术 。 具体而言 , 是指在木料横切面或竖切面上刻制图像或文字 , 再进行拓印 。 木刻一般选用枣木、梨木等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 , 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 , 再把要印的字或图案写在薄纸上 , 反印在木板上 , 用刻刀雕刻出来 , 将图像印在纸张上 。
木刻还指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 , 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和版画技法 。 版画 , 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 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 , 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
二、木刻的起源、延续过程及各时期特色
木刻的发源地是中国 , 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件木刻作品是公元868年唐代的《金刚经》 , 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 木刻文化是四大发明之中“印刷术”的起源 , 而印刷术最早的雕刻雏形是我国早在先秦就出现的印章 , 章体较小 , 字数少 , 多为人名或者为官名 , 分为阴阳两种形式 , 印文均反刻在印章上 , 这种反刻的形式成为日后早期印刷术的特点之一 。 拓片和印染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印刷术的产生 , 直到隋唐时期(7世纪左右) ,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正式开始了印刷术的历史 , 也促进了木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
|精读|世界文明之源——木刻文化
本文图片

公元868年唐代的《金刚经》
1.木刻文化从萌芽走向繁盛
木刻文化的发展及功用从雕版印刷开始 。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 , 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 , 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 , 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 。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 , 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 。 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 , 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 。 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 , 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 此件由7张纸粘成一卷 , 全长488厘米 , 每张纸高76.3厘米 , 宽30.5厘米 , 卷首刻印佛像 , 下面刻有全部经文 。 这卷印品雕刻精美 , 刀法纯熟 , 图文浑朴凝重 , 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 , 清晰鲜明 , 刊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