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最早搞“魏体行书”的书法家为什么是不成功的?

|当代最早搞“魏体行书”的书法家为什么是不成功的?
本文图片

王澄书法
|当代最早搞“魏体行书”的书法家为什么是不成功的?
本文图片

王澄书法
现年76岁的河南书法家王澄 , 在当下书坛早已属于老资格 。 他出道特别早 , 并且几乎经历了新时期书法所有的重大活动 , 曾作过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等 。
王澄在书坛成名 , 开始于在“全国群众书法竞赛”上获得一等奖 。 别看这个竞赛冠以“群众”之名 , 这可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书法尚未复苏之前 , 首次举办的全国性书法比赛 。 可以说 , 后来的“书法大赛”以及一系列现代书法展赛 , 皆是由此开端的 。
王澄在“全国群众书法竞赛”上拔得头筹的作品 , 是一件“鉴真遗志”的四字行书 。 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 , 当时王澄的书法带有康有为书法特征 , 但水平不算高 , 又仅仅书写了四个字 , 不免有虚怯之嫌 。
当然 , 当年整体书法创作水平并不算高 , 书法事业在经历了停滞的十年 , 仅仅是方兴未艾 。 此外 , 王澄当年获奖时刚34岁 , 这对于一个书法家的养成来说 , 也仅是处在开始阶段 。
王澄能够获奖 , 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取法的独特 。 康有为虽热心政治 , 但于书法其实是有很大造诣的 , 其融合碑帖的行书雄秀劲健 , 堪称一代宗师 。
而王澄当时所处年代的书法家们 , 目光仍停留在稳健、传统的书风上 。 所以 , 能够取法康有为行书 , 王澄无疑开了风气之先 。
时间到了1986年 , 河南书法风起云涌 , 包括王澄在内的河南青年书法举办的“墨海弄潮”展览 , 让全国书法界耳目一新 。 而此时的王澄 , 开始进入个性化探索阶段 。 对康有为的情有独钟和对清代碑学的寻绎 , 使他在进行书法探索的同时提出了“魏体行书”的创作概念 。
不过 , 相对于清末民初以来已取得辉煌成就的魏体行书创作实践而言 , “魏体行书”这一概念提出的实践价值要大于其理论价值 。 其当代书史意义在于其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新时期书坛对碑学的皈依 , 同时 , 也明白道出了王澄书法创作的传统取值 。
康有为书法成就了王澄 , 因而 , 不论王澄如何想摆脱康有为书风的笼罩 , 他都无法真正抵制来自康体的影响和诱惑 。 事实上 , 王澄“魏体行书”观念的提出已明白无误地表明王澄在继续走着康有为的路子 。
不过 , 诱惑很快便变为创造性的桎梏 。 王澄的一段著名自白很能道出此时他创作上的彷徨迷茫心态:“认识已经否定过去 , 但前途却一片茫然 。 ”对康有为的取法 , 显示出王澄不与人同的雅化的碑学观念 , 这表现在他始终以圆笔介入北碑 , 而坚决抵制方笔 。 这使他摒却了一般习碑者滥用方笔的生拙霸悍 , 而表现出对书卷气的寻绎 。
王澄后来的书法创作 , 在康有为书法的基础上做了些微调:强化帖学因素 , 吸收、糅入了《平复帖》及颜真卿、朱熹稿行笔意 。 如果说 , 对于王澄来说这算是“变法”的话 , 那么 , 直率地说 , 这种变法并不成功 。
康有为书法起止无迹地肩转和舒展自如、开拓大气的外拓笔势 , 到了王澄笔下却变成一味右曳回护的拱圆笔法 , 字势内敛而张力不足 。 由于字构一律左倾 , 字势不稳 , 而以此造成的整体章法 , 打破惯常行草行气的一拓直下 , 而显得重浊混沌 , 气脉不通 。
|当代最早搞“魏体行书”的书法家为什么是不成功的?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