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唱和朋友的这首杨花词,翻唱超越原唱,是婉约词中的精品力作( 二 )


本文图片

创作情感是文学表现的内容 , 更是文学创作的内在推动力 。 苏轼的这首和韵之作《水龙吟》就是一首饱含词人情感的词作 , 这是一首和人之作 , 词题是咏杨花 , 开篇二句即点明题目 。
“杨花”即柳絮 , 或称柳绵 , 它虽然 有花之名 , 却无其实 , 所以苏轼说它“似花还似非花” 。
有章质夫佳作在前 , 苏轼要想脱颖而出 , 就必须有别出心裁的词句 。 于是 , 苏轼选择避实就虚 , 不再用力于刻画杨花的形态 , 而是以写杨花的神态为主 , 而且有意识地将杨花比拟为春日里独守空闺的女子(词中的“玉人”之意) , 从而借描写女子慵懒的神态 , 来写杨花的形象特质 。
|苏轼唱和朋友的这首杨花词,翻唱超越原唱,是婉约词中的精品力作
本文图片

词中首句“似花还似非花” , 词人开篇明义 , 以超凡的艺术手法精准地摄取了杨花的特点 。 “似花”指杨花与其他花一样应季而生 , 在春风中开花 。
“还似非花” , 是说杨花虽然是花 , 却缺少几分芬芳与艳丽 , 它隐身枝头 , 没有人会在杨花跟前顾盼流连、注目凝望 。 在赏花人眼中 , 杨花几乎是没有存在感的一种花 。
开篇一句 , 总领全词 , 词人不仅以高屋建瓴的章法总写出杨花的特点 , 同时也交代了杨花的处境:也无人惜从教坠 。 抛家傍路 , 思量却是 , 无情有思 。
这几句写出杨花自开自落 , 无人怜惜的遭遇 , 随风舞 , 落寞无依的状态 , 悠悠荡荡中 , 显现杨花的空灵与孤寂 。 这样的描写使得杨花充满动感 , 充满灵性 , 而不仅仅只停留在静态的描摹与吟咏上 。
|苏轼唱和朋友的这首杨花词,翻唱超越原唱,是婉约词中的精品力作
本文图片

接着 , 词人又进一步刻画出充满“情思”的杨花神韵:萦损柔肠 , 困酣娇眼 , 欲开还闭 。
这三句 , 写尽玉人相思的无奈和苦楚 , 同时又隐喻杨花轻灵的形态 , 真是达到了物与人、情与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境地 。
这是形容一个人因为思念而惆怅满腹 。 在词人眼中 , 杨柳的枝条纤细而柔弱 , 所以用柔肠比喻它 。 “困酣娇眼 , 欲开还闭” , 是词人用女子困倦之时欲开还闭的娇眼形容柳枝叶扬飞舞的娇态 。
就词义而言 , 苏轼的这几句不过是从章质夫词中的“玉人睡觉”一句中化用而来 。 但苏轼的化用自然而然 , 了无痕迹 , 把女子春闺寂寞、春睡慵懒、春愁百转的神情描写得十分生动 , 也婉转地写出了杨花落地之后团聚成球 , 又被风吹散的形象特点 。
|苏轼唱和朋友的这首杨花词,翻唱超越原唱,是婉约词中的精品力作
本文图片

于是 , 楚楚可爱的杨花与微妙的思念之情被词人超凡的想象力浇筑在了一起 , 杨花被词人赋予了灵性与神韵 , 杨花成为携带着飘零无依的愁思与困倦的一位多情的女子形象 。
接着 , 词人又进一步想象它随风万里 , 是梦寻郎去处 , 心中有了些许安慰 , 可是一转却跌入更深的痛苦中 。 因为这好梦被一声莺啼打破 , 纷纷扬扬中 , 花已飞尽 , 无可奈何中 , 又见遍地落红 。
有人因为遍地落红而产生深切的惜花、惜春之情 , 又有谁会爱恋、珍惜这并不引人注意的杨花呢?
杨花的惆怅、伤感、痛苦、哀怨等情感交织在一起 , 跃然纸上 , 至此 , 杨花意象鲜明可见 。 可以说 , 这是该词的表层意象 , 是词人着力吟咏的杨花形象 。
|苏轼唱和朋友的这首杨花词,翻唱超越原唱,是婉约词中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