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露湾》:江南种葡萄背后的山乡巨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蒋肖斌)4月9日上午 , 著名作家陈应松长篇新作《天露湾》研讨会 , 在湖北出版文化城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 。
中国|《天露湾》:江南种葡萄背后的山乡巨变
文章图片

《天露湾》研讨会湖北出版文化城会场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天露湾》 , 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代背景 , 抒写了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史 , 再现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巨大变革历程 。
小说中 , 在荆州长江南岸天露湖边天露湾村 , 村支书洪家胜父子和乡村能人金满仓父女 , 两家人、两辈人经过共同努力 , 克服重重困难 , 创造了江南地区种植葡萄的奇迹 , 并大力发展葡萄产业 , 带领乡亲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
中国|《天露湾》:江南种葡萄背后的山乡巨变
文章图片

陈应松谈到自己创作的初衷:“《天露湾》是我的一部家乡书 , 是一个关于故乡和土地的故事 。 这个小说的灵感来自家乡 , 也来自生活 , 我就是想写一群农民、写两代农民 , 写他们对土地的感情、他们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 ”
中国|《天露湾》:江南种葡萄背后的山乡巨变
文章图片

陈应松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认为 , 《天露湾》有两“新” 。 一“新”是写了新的山乡巨变 , 将家乡农民的创造性劳动置于改革开放的发展脉络中书写;二“新”是塑造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农村新人形象 , 小说中两代人 , 分别代表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前后两个时期 , 具有递进和传承关系 。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认为 , 小说写出了当代中国乡村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致富的深刻演变 。 小说中对“南方谈话”在当地产生的深刻影响的描写 , 使这部作品有了精神的魅力、思想的高度 。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评价 , 《天露湾》从神农架写到江汉平原 , 这一题材的转变是陈应松对自身主体位置的结果 , 是由“高度的艺术编码”到“自我解码”“艺术解码” 。 《天露湾》对陈应松而言是“再故乡化”——再回故乡 , 重新认识故乡 。 陈应松以文学的、感性又理性的角度和恰当的方式去描写农村的巨变 , 浸润着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 。
陈应松 ,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 出版有长篇小说《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 , 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100余部 , 《陈应松文集》40卷 ,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3卷 , 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等 。
【中国|《天露湾》:江南种葡萄背后的山乡巨变】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