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吴修林 彭欣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基因 , 是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是我国“文化自信”的生动载体与“文化自觉”的深厚根基 。
本文图片
我国有56个民族 , 做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永恒的时代课题 。 三湘大地 , 历史上积淀了厚重的湖湘文明 , 新的时代又呈现出“文化湘军”的风采 , 承载着更大更宽更深的文艺作为 。 湖南卫视的《春天花会开》是一个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特色题材的民歌竞唱平台 , 自3月中旬开播以来 , 迅速占领了观众的心 , 正成为芒果卫视的文艺新典范和观众的周末新期待 。 一批批来自东西南北中的音乐才俊们汇聚湖南 , 放歌浏阳河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 人们了解民歌、特别是边疆地区民歌的方式十分有限 。 《春天花会开》主动肩负起传承与传播边疆少数民族民歌的重任 , 致力于从民族音乐的宝库中 , 挖掘民歌的“精华” , 找寻人民的“根” 。 在前三期节目上演的33首曲目中 , 就有相当一批民歌向观众和世界完美展现了边疆民俗风情和少数民族风采 , 诠释出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 。
如陈滢竹在第二期与第三期节目中 , 分别演唱了新疆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与云南佤族民歌《加林赛》 。 她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 , 诠释浓郁新疆韵味的同时融入了摇滚元素 , 中西风格的碰撞与融合 , 可谓是精彩纷呈、余音绕梁 , 为中国民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加林赛》的舞台演绎 , 则用以极其妥帖的改编形式 , 将佤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民族风情映衬在观众眼前 , 传递着民歌的传承并非只有本民族才值得传承的观念 , 倡导着我们要善于从民族音乐的宝库中挖掘精髓的价值引领 。
民歌创造源于人民 , 民歌的传唱可以表达人民的情绪与身份 。 但近年来 , 在文化多元性愈加显著的环境下 , 民歌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时空的影响 , 而弱化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内涵 。 《春天花会开》精准的把握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实质内核 , 为边疆地区不同少数民族民歌的碰撞提供了实践平台 。
如节目中两位来自边疆地区不同民族的歌手“小麦”与“傲日其愣”受到观众一致的喜爱 , 他们分别是维吾尔族与蒙古族 , 在第三期演唱的《天堂》中 , 加入了维吾尔族乐器“萨塔尔”与蒙古族乐器“冒顿潮尔” , 两种民族唱法与乐器的结合 , 以别具一新的角度推广边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同时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乐器的传播 , 真切的表达人民对故乡的思念 。 《天堂》的演绎 , 向观众展现了在多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民歌会给原有民歌注入新的血液与灵魂 , 它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着我们要敢于探索多民族民歌创新融合的创编形式 , 从而推动我国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走得更好、更稳!
民歌积淀着劳动人民的民族精神底蕴 , 映射着劳动人民最为质朴的生活 。 《春天花会开》在展现边疆各地区的民俗风情方面别具匠心 , 以观众的直观感受为导向 , 用独具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作品高能传递少数民族元素 。 如节目第二期中瑶族阿哥赖仙宁演唱《瑶族舞曲》时 , 加入了瑶族乐器“长鼓”与瑶族舞蹈 , 呈现了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 , 为舞台带来了浓厚的瑶族风情 , 让观众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鼓舞”的魅力 。 彝族姑娘拉丹珠演唱了藏族歌曲《光》 , 将高山之巅的藏族风貌显现得淋漓尽致 , 诠释了藏族民歌音调悠长、音域宽广的地域特色 。 彝族歌手与藏族民歌的互联互动 , 示范了不同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极佳形式 。
- 书法|文艺评论丨当“书法”成人文素养的基础,“书写”的意义将超越专业
- 诗词|诗词文化不断破圈的背后 “诗意”的舞台成为出圈的关键|文艺评论
- 越剧|新民艺评|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
- 文牧江|艺评丨文牧江:植根沃土,见证速度
- 邵阳市|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聂世忠受邀参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
- 截图|中新艺评:没在深夜痛哭过的成年人,别谈人生
- 人世间|文艺评论丨重新思考什么是属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 微博|中新艺评:透过综艺,在玻璃渣里看成年人的婚姻
- 呼啸山庄|文艺评论丨什么才是打开《呼啸山庄》正确的方式?
- 艺术|文艺评论丨刷短视频看艺术时,我们在看什么?